花落晴郊舞乱英,双文小鸟叫新莺。
景阳芳草埋宫井,青冢燕支恨馆甥。
一哭残春哀望帝,如泥万事问刘伶。
愁来读史添孤愤,反谓秦灰胜百城。
花落晴郊舞乱英,双文小鸟叫新莺。
景阳芳草埋宫井,青冢燕支恨馆甥。
一哭残春哀望帝,如泥万事问刘伶。
愁来读史添孤愤,反谓秦灰胜百城。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郊野的景象与诗人内心的感慨。首句“花落晴郊舞乱英”,以“花落”点明季节,以“晴郊”展现开阔的自然环境,而“舞乱英”则生动描绘了花瓣随风飘散的美丽画面。次句“双文小鸟叫新莺”,通过“小鸟叫新莺”的情景,进一步渲染了春天生机勃勃的氛围。
接着,“景阳芳草埋宫井,青冢燕支恨馆甥”两句,运用典故,将历史的沧桑与个人的情感交织在一起。景阳宫井与青冢,分别指向南朝和北朝的历史遗迹,蕴含着对往昔繁华与衰败的感慨。同时,“馆甥”可能暗指与诗人有关联的家族或朋友,表达了对逝去时光的怀念与哀思。
“一哭残春哀望帝,如泥万事问刘伶”两句,借用了古代帝王与隐士的故事,表达了诗人面对春光易逝、世事无常的无奈与哀叹。望帝是古代传说中的蜀王杜宇,他死后魂化为鸟,悲鸣不已;刘伶则是东晋时期的隐士,以饮酒著称。这两句诗通过对比,展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
最后,“愁来读史添孤愤,反谓秦灰胜百城”表达了诗人读史时的感伤与愤慨,以及对历史变迁的深刻思考。他认为,尽管历史上的帝王们拥有庞大的疆域,但最终都化为尘土,不如在历史长河中留下深刻的思考与情感更为宝贵。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与深沉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历史与人生的独特感悟。
青衣谁开凿,独在水中央。
浮舟一跻攀,侧径缘穹苍。
绝顶诣老僧,豁然登上方。
诸岭一何小,三江奔茫茫。
兰若向西开,峨眉正相当。
猿鸟乐钟磬,松萝泛天香。
江云入袈裟,山月吐绳床。
早知清净理,久乃机心忘。
尚以名宦拘,聿来夷獠乡。
吾友不可见,郁为尚书郎。
早岁爱丹经,留心向青囊。
渺渺云智远,幽幽海怀长。
胜赏欲与俱,引领遥相望。
为政愧无术,分忧幸时康。
君子满天朝,老夫忆沧浪。
况值庐山远,抽簪归法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