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心惟微,厥用允塞。德辉不泯,而映邦国。
静以有神,动而作则。九皋千里,其声不忒。
道心惟微,厥用允塞。德辉不泯,而映邦国。
静以有神,动而作则。九皋千里,其声不忒。
这是一首充满了哲理和深邃意境的诗歌,展现了古人对精神修养与德行施展的高尚追求。开篇“道心惟微,厥用允塞”表达了对内心世界细腻体察和外在行为严格自律的要求。"道心"指的是追求道德、智慧的心灵状态,而"厥用允塞"则强调了这种修养需要在实际行动中不断实践并达到完善。
接着“德辉不泯, 而映邦国”描绘了一种高洁的品格如同光芒四射,照亮整个国家。这里的“德辉”指的是道德的光辉,而"不泯"则表示这种光辉不会消散,它能够影响到整个国家。
中间两句“静以有神,动而作则”阐述了古人对于内心宁静与外在行为和谐统一的理解。"静以有神"意味着在宁静中保持精神的专注,而"动而作则"则强调了在行动时也要遵循一定的规则和原则。
最后两句“九皋千里,其声不忒”形象地描绘了一种超越空间限制的声音传播,无论远近都不会有所减损。这里的“九皋”可能是指九曲山谷,而"其声不忒"则表达了这种声音或影响力穿越千里,依然清晰而不失真。
整首诗通过对道德修养、精神追求和行为规范的描绘,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高尚境界的人生哲学。
梨花深寂杨花闲,雨鸠晴鸠两关关。
越王楼下春事繁,有美一人心独丹。
欲往从之厚我颜,无绣段兮为君欢。
子规夜嘷斗阑干,江草碧色江波漫。
芙蓉城头芳露乾,有美一人拥朝寒。
欲往从之髀肉酸,无桂棹兮扬君澜。
牛头拨云寻懒残,牛背落日人空还。
短筇尚点湘妃斑,好春未必天能悭。
东风到处如家山,白发相对毋永叹。
荼蘼结架三百间,为君醉倒骄旁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