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任安抚挽诗·其一》
《任安抚挽诗·其一》全文
宋 / 项安世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虞]韵

已矣天难问,哀哉道竟孤。

风流前辈似,胆略世人无。

缓急谋谟见,寻常尺寸拘。

明时非不用,志士自多迂。

(0)
翻译
人生的疑问已经无法解答,世道的艰难令人悲叹。
那些风流倜傥的先辈,他们的胆识无人能及。
在紧急关头能深思熟虑,但在日常生活中却显得拘谨。
在清明的时代并非不被任用,只是有志之士往往过于迂腐。
注释
已矣:无法再问。
天难问:人生的疑问难以解答。
哀哉:悲哀啊。
道竟孤:世道如此孤独。
风流前辈:有才华的前辈。
胆略:胆识和智谋。
世人无:世间少有人能比。
缓急:紧急和平常。
谋谟:深思熟虑的计划。
尺寸拘:拘泥于常规。
明时:清明的时代。
非不用:并非不被任用。
志士:有志之士。
多迂:大多过于迂腐。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项安世为任安抚所作的挽诗之一,表达了对故去的任安抚深深的哀悼和对其人品与才能的敬仰。首句"已矣天难问",传达出对逝者无法再问天的无奈,暗含对命运无常的感慨。次句"哀哉道竟孤",强调了任安抚生前的孤独,可能指他在仕途或道德追求上的与众不同。

"风流前辈似",赞扬任安抚的风度和才情,如同前辈中的佼佼者。"胆略世人无",进一步突出他的胆识过人,无人能及。"缓急谋谟见",称赞他在关键时刻能够深思熟虑,制定明智的策略。然而,"寻常尺寸拘"又暗示他日常生活中可能过于严谨,拘泥于小节。

最后两句"明时非不用,志士自多迂",在肯定任安抚在明君时代并未被埋没的同时,也揭示了他作为志士可能过于坚持原则,显得有些不合时宜。整体来看,这是一首深情而又客观地评价故人的挽诗,展现了诗人对逝者的敬仰和对其独特人格的惋惜。

作者介绍

项安世
朝代:宋

项安世(1129--1208),孝宗淳熙二年(1175年)进士,光宗绍熙四年(1193年)任秘书省(管理皇家典籍)正字,隔年为校书郎兼实录院检讨官。宁宗庆元元年出通判池州,开禧二年(1206年)起知鄂州,迁户部员外郎、湖广总领。及后以太府卿终其官职。庆元年间因谪居江陵,足不出户,专事研究,于《左传》、《周易》诸经皆有见解,项安世自谓其学得自程颐《易传》,纪晓岚评价:“安世之经学深矣,何可轻诋也。”嘉定元年(1208年)卒。有《周易玩辞》十六卷、《项氏家说》、《平庵悔稿》等。其生平可见于《馆阁续录》、《宋史
猜你喜欢

柳枝词咏篙水溅妓衣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0)

君房下第归至

在在有芳草,处处有青山。
君去与之去,君还与之还。
燕台空骏骨,汉宫摈朱颜。
自古有如此,沉冥且闭关。

(0)

薄暮步溪上见茅舍前桃花盛开

娇靥枝枝破浅红,暮寒无语向春风。
谁来花底多情立,白发如丝一病翁。

(0)

槜李道中二首

卧龙山下听吟松,细雨清明似梦中。
柳荫朱栏三百尺,渴乌犹自泣春风。

(0)

薄幸·眼波横秀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

(0)

赠孤山道士二首

九霄象简手中擎,岂是闲人爱列卿。
洞里石田春漠漠,有田多与种黄精。

(0)
诗词分类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诗人
林嗣环 王穉登 刘元卿 憨山德清 沈自晋 王琼 朱栴 罗贯中 施耐庵 元顺帝 元文宗 杨景贤 商衟 高茂卿 岳伯川 邾仲谊 庾吉甫 脱脱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