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寄题进士宋翔仲书室·其二》
《寄题进士宋翔仲书室·其二》全文
元 / 傅若金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文]韵

闻道蔗南脩竹里,小堂清诵夜常勤。

烟中谷响遥相答,月下泉流静始闻。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充满诗意的画面,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书室主人勤奋读书的生活场景。诗人巧妙地运用自然界的声响与书室内的活动相互映衬,营造出一种和谐而幽静的氛围。

首句“闻道蔗南脩竹里”,以“蔗南”点明地点,暗示书室位于竹林深处,环境清幽。接着“脩竹”二字,不仅描绘了竹林的茂盛,也暗喻了书室主人高洁的品格和深邃的学问。这一句通过环境描写,为读者勾勒出一个远离尘嚣、静谧雅致的空间背景。

次句“小堂清诵夜常勤”,直接点明了书室主人的行为——夜以继日地勤奋读书。这里的“清诵”不仅指出了读书时的专注与虔诚,也暗示了知识的汲取如同清泉般纯净而深刻。通过“夜常勤”三字,诗人强调了主人对学问的执着追求,不因时间早晚而有所懈怠。

接下来,“烟中谷响遥相答”一句,将自然界的声响引入画面,使得整个场景更加生动。在烟雾缭绕之中,山谷的回声仿佛是对主人读书声的回应,这种互动不仅增添了画面的层次感,也寓意着知识与自然的和谐共存,以及心灵与外界的微妙联系。

最后一句“月下泉流静始闻”,则进一步深化了这一主题。月光下的泉水潺潺流动,只有在静谧的夜晚才能清晰听见。这不仅是对自然之美的赞美,也是对书室主人内心世界的隐喻——只有在心灵的平静中,才能真正领悟到知识的真谛,感受到内心的宁静与满足。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巧妙的比喻,不仅展现了书室主人勤奋好学的精神风貌,也传达了对自然与知识之间和谐关系的深刻思考。诗中的每一句都充满了意境之美,让人在欣赏的同时,也能感受到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作者介绍
傅若金

傅若金
朝代:元   籍贯:元代新喻官塘(今江西新余市渝水区下村镇塘里村)   生辰:1303—1342

傅若金(1303—1342) 字与砺,一字汝砺,元代新喻官塘(今江西新余市渝水区下村镇塘里村)人。少贫,学徒编席,受业范椁之门,游食百家,发愤读书,刻苦自学。后以布衣至京师,数日之间,词章传诵。虞集、揭傒斯称赏,以异才荐于朝廷。元顺帝三年(1335),傅若金奉命以参佐出使安南(今越南),当时情况复杂,若金应付自如,任务完成出色。安南馆宾以姬,若金却之去,并赋诗以言节操。欧阳玄赞其“以能诗名中国,以能使名远夷”。 归后任广州路学教授,年四十而卒。
猜你喜欢

看桃花

客舍适无事,出门春满山。

东风孤寺外,夕照小桥湾。

倚杖入云去,拨舟随水环。

武陵意一往,未必非人寰。

(0)

商都杂兴·其三

戈壁苍茫万里途,盘车北上塞云孤。

海龙江獭鱼油锦,留易新通恰克图。

(0)

亭林先生小像

孤愤伤行迈,深几密退藏。

急徵辞海裔,穷士老咸阳。

陵舄缠哀切,楹书待后长。

至今传白眼,气貌郁苍凉。

(0)

直庐即事

一室跏趺学坐忘,高槐古井欲生凉。

秋蝉也合伤迟暮,不噪朝阳噪夕阳。

(0)

渡扬子江作

江天一望晚萧萧,扬子西风上短桡。

隔岸夕阳京口树,中流雨色海门潮。

金山寺古钟声出,铁瓮城荒霸气销。

鼙鼓从来征战地,谁寻故垒问前朝。

(0)

纳凉与陈生偶述·其二

井鲋射敝瓮,鷐风便北林。

自天畀鳞羽,各各穷高深。

万变偶一合,旷代犹昨今。

如何沈冥上,当世晞知音。

渊渊渔阳鼓,沨沨嵇生琴。

大福方默移,微名安所任。

(0)
诗词分类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诗人
子贡 子有 仲弓 伯牛 闵子 蔡文姬 孟子 孔伋 曾子 颜回 北宋·张载 阮咸 王戎 山涛 章士钊 周笃文 张涤华 邓缵先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