薰花泣露湘江曲,点点秋烟天外绿。
水府凉波龙夜吟,蛮娘轻戛玲珑玉。
离鸾别凤隔苍梧,雨气浸江迷晓珠。
神弦声彻石苔冷,云鬟雾鬓啼江姝。
遥空星汉高超忽,羽盖金支五云没。
门外渔郎唱《竹枝》,银潭半挂相思月。
薰花泣露湘江曲,点点秋烟天外绿。
水府凉波龙夜吟,蛮娘轻戛玲珑玉。
离鸾别凤隔苍梧,雨气浸江迷晓珠。
神弦声彻石苔冷,云鬟雾鬓啼江姝。
遥空星汉高超忽,羽盖金支五云没。
门外渔郎唱《竹枝》,银潭半挂相思月。
这首《湘弦曲》由明代诗人许景樊所作,描绘了一幅湘江边的秋日景象,充满了浓郁的古典韵味和深邃的情感。
开篇“薰花泣露湘江曲”,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湘江边的清晨景象,花朵在露水的滋润下仿佛哭泣,渲染出一种淡淡的哀愁氛围。接着,“点点秋烟天外绿”一句,将视线拉远,展现出远处天际的一片翠绿,与近处的秋烟形成对比,营造出层次分明的画面感。
“水府凉波龙夜吟,蛮娘轻戛玲珑玉”两句,进一步描绘了江面的宁静与神秘,仿佛有龙在夜晚低吟,而“蛮娘轻戛玲珑玉”则形象地表现了女子弹奏乐器时的轻盈与优雅,两者相互映衬,增添了诗歌的艺术魅力。
“离鸾别凤隔苍梧,雨气浸江迷晓珠”中,“离鸾别凤”象征着分别与离愁,与“苍梧”(传说中的凤凰栖息之地)形成对比,表达了诗人对离别的哀伤之情。“雨气浸江迷晓珠”则通过雨气与江面的交融,营造出一种朦胧而神秘的意境。
“神弦声彻石苔冷,云鬟雾鬓啼江姝”两句,将情感推向高潮,通过“神弦”的声音回荡在冰冷的石头上,以及“云鬟雾鬓”的女子在江边啼哭的形象,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悲凉与哀愁。
最后,“遥空星汉高超忽,羽盖金支五云没”描绘了天空中星辰闪烁,仿佛与人间隔绝,而“门外渔郎唱《竹枝》,银潭半挂相思月”则以渔郎的歌声和银色的月光,寄托了诗人对远方的思念与期待。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表达,构建了一个充满诗意的湘江秋日图景,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情赞美和对离别之苦的深刻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