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军已六九,发脱身渐羸。
不及桃李花,遽成莆柳衰。
贵贱必同尽,造化宁吾私。
徒闻王子乔,何处求安期。
区区营丹砂,贪生无乃欺。
今朝欣无事,酒熟当自持。
行军已六九,发脱身渐羸。
不及桃李花,遽成莆柳衰。
贵贱必同尽,造化宁吾私。
徒闻王子乔,何处求安期。
区区营丹砂,贪生无乃欺。
今朝欣无事,酒熟当自持。
这首《独酌》是明代诗人贝琼所作。诗中以饮酒为引子,抒发了对人生、世事的深刻思考。
首句“行军已六九,发脱身渐羸”描绘了诗人经历长途跋涉,身心俱疲的状态。这里的“六九”可能是指时间的漫长,也暗喻了人生的艰难旅程。“不及桃李花,遽成莆柳衰”则将自身与自然界中的桃李、莆柳进行对比,感叹自己如同花开花落,岁月不待人,青春易逝。
“贵贱必同尽,造化宁吾私”表达了对生命平等、自然法则的感慨,认为无论是富贵还是贫贱,最终都难逃消亡的命运,自然规律不会偏私于任何个体。这种思想体现了诗人对生死、命运的深刻理解。
“徒闻王子乔,何处求安期”引用了古代传说中的仙人王子乔和安期生,表达了对长生不老的向往,但又意识到这在现实中难以实现,流露出一种无奈和悲凉的情感。
“区区营丹砂,贪生无乃欺”进一步阐述了对追求长生不老行为的质疑,认为这种行为不过是徒劳无功,甚至是对生命的欺骗。这里体现了诗人对现实的清醒认识和对虚妄追求的批判。
最后,“今朝欣无事,酒熟当自持”则是诗人面对生活的态度,即使生活平静无波,也能自得其乐,享受当下,体现了豁达的人生态度。
整首诗通过饮酒这一日常场景,展现了诗人对生命、自然、社会的深刻思考,以及对人生价值的独到见解。
送春曾到百花洲。夕阳收。暮云留。
想伴花神,骑鹤上扬州。
回首湖山情味淡,重把酒,更登楼。
相思南浦古津头。未拿舟。已惊鸥。
柳外归鸦,点点是离愁。
空倚阳关三叠曲,歌不尽,水东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