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岁南山见寿星,百蛮回首奉威灵。
梨园法部兼胡部,玉辇长亭复短亭。
河鼓暗期随日转,马嵬恨血染尘腥。
西归重按凌波舞,故老相看但涕零。
岁岁南山见寿星,百蛮回首奉威灵。
梨园法部兼胡部,玉辇长亭复短亭。
河鼓暗期随日转,马嵬恨血染尘腥。
西归重按凌波舞,故老相看但涕零。
此诗描绘了一场盛大的宴会场景,通过对自然景物与人事活动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于过往时光的怀念之情。首句“岁岁南山见寿星”中,“寿星”即福祉之神,常象征吉庆,此处以“岁岁”二字强调时间的流逝与重复,表达对美好时光的期待与祝愿。
接着,“百蛮回首奉威灵”一句,通过设想百虫向寿星致敬的画面,传递出一种祥瑞之气,同时也反映了人们对于权力与神圣的崇拜。"梨园法部兼胡部"则是说宴会中的乐队既有汉族乐器,也有少数民族乐器,显示出当时文化的多元融合。
“玉辇长亭复短亭”描绘了宴会场所的宏伟与壮观,而“河鼓暗期随日转”则是说河边的鼓声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化,这些细节丰富了诗中的意境,增添了一份动感。
然而,诗人在“马嵬恨血染尘腥”一句中突然转向,讲述了历史上的悲剧——唐朝名将安史之乱,表现出对往昔战乱的哀叹与反思。这里的“马嵬”指的是马嵬坡,是安史之乱中的一处重要地点。
最后,“西归重按凌波舞,故老相看但涕零”两句,则是说诗人在宴会结束后,带着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踏上归途,和旧友们依依惜别,只能相视而泣。这里,“西归”暗示了时间的流逝与事物的变迁,而“故老相看但涕零”则是诗人对于无法挽留时光的无奈与悲哀。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宴会场景的描绘,表现出了诗人对历史、文化、时光流逝的深刻感悟,以及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