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泊炎风跕跕鸢,书生翻作马文渊。
零丁洋外疑无地,大甲溪边别有天。
虎齿所居楼十二,鸿毛难载水三千。
中原一发何时达,目断齐州九点烟。
浪泊炎风跕跕鸢,书生翻作马文渊。
零丁洋外疑无地,大甲溪边别有天。
虎齿所居楼十二,鸿毛难载水三千。
中原一发何时达,目断齐州九点烟。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台湾寓居时的怀乡之情与对国家统一的深切期盼。首联“浪泊炎风跕跕鸢,书生翻作马文渊”以形象的语言,将自己比作在炎风中漂泊的鸢鸟,比喻自己如同书生一般,身处异乡,表达了远离故土的孤独与无奈。颔联“零丁洋外疑无地,大甲溪边别有天”则通过对比零丁洋的辽阔与大甲溪的幽静,暗示了内心的矛盾与挣扎,同时也流露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与寄托。
颈联“虎齿所居楼十二,鸿毛难载水三千”运用夸张手法,描述了居住环境的宏大与浩渺,同时也隐含着对自身渺小的感慨。尾联“中原一发何时达,目断齐州九点烟”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与对国家统一的渴望,其中“中原一发”象征着祖国的广阔,“何时达”表达了对回归的期待,“目断齐州九点烟”则描绘了眺望远方,寻找归途的景象。
整体而言,这首诗情感深沉,既有对个人命运的感慨,也有对国家未来的忧虑与期盼,展现了诗人复杂而真挚的情感世界。
峨峨阳山,民资以仁。僭阳欺天,不需不神。
而乞于民,泱泱沅江。城繄以宁,横流溃川。
不畜不灵,将坎于城。暴政残俗,剧于怀襄。
猾胥扰民,甚于凶荒。借公后时,吾民几亡。
舞公入城,若旱而雨。若霖而晴,颂公之还。
孰灵沅江,孰神阳山。
仙人海上来,遗我珊瑚钩。
晶光夺凡目,奇采耀九州。
自吾得此宝,昼玩夜不休。
生世勿恨晚,及与斯人俦。
惜哉无琼玖,可以结绸缪。
世德日下衰,古风向谁求。
蛾眉亦何有,空受众女仇。
适俗固所愿,违己良足忧。
感子赠言意,再拜涕泗流。
安得骑骐驎,从子以远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