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鹤林寺》
《鹤林寺》全文
宋 / 岳珂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

秋枕竹鸣屋,昼棋松掩关。

雨晴犹湿径,云薄不藏山。

未洗中原恨,谁消永日闲。

西风动征隰,空愧鬓毛斑。

(0)
翻译
秋天夜晚,竹叶在枕边沙沙作响,白天在松荫下下棋闭门不出。
雨后的小路还留有湿润,薄云遮不住山峦的秀美。
中原的战乱还未平息,我却只能空度这漫长的闲暇时光。
西风吹过原野,我感叹自己两鬓斑白,无能为力。
注释
秋:秋季。
枕:枕头。
竹:竹子。
鸣:发出声音。
屋:房屋。
昼:白天。
棋:下棋。
松:松树。
掩:遮蔽。
关:门。
雨晴:雨后放晴。
犹:仍然。
湿径:湿润的小路。
云薄:云层稀薄。
中原:中原地区。
恨:遗憾,愁苦。
消:消除。
永日:整天。
西风:西边的风。
征隰:征战的田野。
空:徒然,空自。
愧:感到惭愧。
鬓毛斑:两鬓斑白。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秋天寺庙中的宁静生活。"秋枕竹鸣屋"写出了夜晚寺庙中竹子的沙沙声伴随着秋风,显得格外清冷。"昼棋松掩关"则展示了白天僧人下棋的情景,松树遮蔽着门户,增添了禅意与隐逸之感。

"雨晴犹湿径,云薄不藏山"两句,通过雨后的湿润小径和稀薄云层下的山峦,展现出雨后清新自然的景色,透露出诗人对眼前景致的欣赏。

"未洗中原恨,谁消永日闲"表达了诗人对于国家战乱的忧虑,即使身处寺庙,也无法消除心中的忧患意识,感叹时光漫长而无事可做。

最后两句"西风动征隰,空愧鬓毛斑",西风吹过原野,诗人感叹自己年华老去,鬓发斑白,却无法为国效力,流露出一种无奈和自责的情绪。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寺庙生活为背景,寓含了诗人对时局和个人命运的感慨,体现了宋代理学士大夫的家国情怀。

作者介绍
岳珂

岳珂
朝代:宋   字:肃之   号:亦斋   籍贯:相州汤阴(今属河南)   生辰:公元1183~公元1243

岳珂(公元1183~公元1243) ,南宋文学家。字肃之,号亦斋,晚号倦翁。相州汤阴(今属河南)人。寓居嘉兴(今属浙江)。岳飞之孙,岳霖之子。宋宁宗时,以奉议郎权发遣嘉兴军府兼管内劝农事,有惠政。自此家居嘉兴,住宅在金佗坊。嘉泰末为承务郎监镇江府户部大军仓,历光禄丞、司农寺主簿、军器监丞、司农寺丞。嘉定十年(公元1217),出知嘉兴。十二年,为承议郎、江南东路转运判官。十四年,除军器监、淮东总领。宝庆三年(公元1227),为户部侍郎、淮东总领兼制置使。 
猜你喜欢

病中绝句六首·其二

半脱貂裘雪满鞍,惯将豪举压儒酸。

病来意气浑非昨,一炷香烟帐底看。

(0)

烟波即事十首·其一

短发垂肩不裹巾,世人谁识此翁真。

阻风江浦诗成束,卖药山城醉过春。

(0)

斋中闻急雨

一味疏慵养不才,饭蔬亦已罢衔杯。

衡茆终日人声绝,卧听芭蕉报雨来。

(0)

乙丑夏秋之交小舟早夜往来湖中戏成绝句十二首·其十二

梦笔桥东夜系船,残灯耿耿不成眠。

千年未息灵胥怒,卷地潮声到枕边。

(0)

夏初湖村杂题八首·其四

日落溪南生暮烟,幅巾萧散立桥边。

听残赛庙鼕鼕鼓,数尽归村只只船。

(0)

送张叔潜编修造朝四首·其四

芒屩年来渐懒穿,闭门日日只高眠。

今朝出送张夫子,借得南邻放鸭船。

(0)
诗词分类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诗人
杨奂 海瑞 徐凝 冯延巳 夏完淳 张可久 曹邺 归有光 陈赓 党怀英 杨炯 李壁 戎昱 张载 潘岳 薛逢 梁章钜 孙光宪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