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竹林中一草亭,亭前漱石水泠泠。
道人不是筝笆耳,静倚阑干自在听。
万竹林中一草亭,亭前漱石水泠泠。
道人不是筝笆耳,静倚阑干自在听。
这首明代诗人龚诩的《题听泉图》描绘了一幅静谧而清幽的画面。诗中的"万竹林中一草亭",展现了环境的宁静与深邃,仿佛置身于一片翠绿的竹海之中,草亭则为这自然景色增添了几分人文气息。"亭前漱石水泠泠",通过流水声的描写,进一步渲染了清泉潺潺、空灵悦耳的意境,使人仿佛能听见那水声在空气中回荡。
诗人龚诩以"道人不是筝琶耳",巧妙地表达了自己并非俗世之人,而是如同道人一般,能够静心聆听自然的声音,享受这份难得的清寂。"静倚阑干自在听",道出了诗人悠然自得的心境,倚栏而立,倾听泉声,仿佛与天地万物融为一体,达到了物我两忘的境界。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简练的笔触,描绘了听泉的场景,传达出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和对超脱世俗的向往,具有很高的艺术感染力。
百年三万六千日,先生行年今半百。
文章自守一毡寒,勋业频看二毛白。
我持我酒为君歌,四十九年东逝波。
只今富贵须自致,锦衣行昼毋蹉跎。
我生亦是东方朔,往往尊前恣欢谑。
得钱痛饮即忘形,抵掌论交宛如昨。
呼儿手折蔷薇花,山瓶潋滟送流霞。
处士星当霄汉上,异乡吾土挹光华。
有竹岂不佳,有雪亦自好。
金声来户外,玉气出林表。
昔闻王子猷,夜访戴安道。
当时有此君,相见必倾倒。
千载回舟兴,至今犹未了。
引领仰高风,何由写怀抱。
卓哉岁寒姿,贞白永相保。
前朝学士赵王孙,画马传得曹将军。
此图骨相何所致,万里来自西昆崙。
玄云覆身蹄削玉,雾鬣风鬃电为目。
珊瑚络脑青丝缰,远戎牵来字天育。
雄姿矫矫当赤墀,神骏不许人间骑。
玉堂挥洒岁月久,河南祠官今得之。
吾皇仁化被八极,騕袅骅骝数盈亿。
日出日没皆封疆,求骏何烦画中索。
老我衰年发已苍,惠养每思田子方。
何幸生逢太平日,归放华山春草长。
祠官藏之慎勿亵,留取郢中歌白雪。
丹井西头山泽癯,平生爱读轩辕书。
石田有芝养白鹤,琐闼无佩悬金鱼。
前年别我朝天去,药笼参苓随所寓。
归来卜筑两山间,绕屋杏花春满树。
木兰之楫沙棠舟,市上孰知韩伯休。
一水相望五十里,峡云江树思悠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