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人隐洞天,苍苔满涧石。
长啸响空岩,咫尺云雾隔。
白鹤未归来,何以慰晨夕。
流泉自涓涓,秋宵山月白。
至人隐洞天,苍苔满涧石。
长啸响空岩,咫尺云雾隔。
白鹤未归来,何以慰晨夕。
流泉自涓涓,秋宵山月白。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士在洞天之中生活的宁静与超脱。"至人隐洞天,苍苔满涧石",开篇便将读者带入一个远离尘嚣的世界,洞天之中,青苔覆盖的岩石上,透露出一种自然与时间的静谧感。"长啸响空岩,咫尺云雾隔",隐士的长啸声回荡在空旷的岩石间,却仿佛被眼前的云雾所阻隔,增加了几分神秘与遥远。
接着,"白鹤未归来,何以慰晨夕",表达了对白鹤的期待,白鹤被视为高洁的象征,未归的白鹤似乎成了隐士心灵的寄托,寄托着他对自由与纯净生活的向往。"流泉自涓涓,秋宵山月白",流水潺潺,夜晚的山中月色皎洁,这样的景象不仅展现了自然之美,也映照出隐士内心的平静与超然。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表达了诗人对于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之美的赞叹,同时也蕴含了对内心世界与外部世界的深刻思考。
菜根咬尽好,底用辛盘佐。
冻雪积柴荆,璀璨胜泉货。
春帖映檐明,字字如斗大。
戏彩童孙欢,忭舞俱慵卧。
青镫吐焰红,金粟频辉座。
村酒饮屠苏,老幼转如磨。
一室笃天伦,清福自谓过。
更检古诗篇,阄韵呼儿和。
和风扇微暖,郊原淑气新。
昨夜时雨过,万物同一春。
邱墟上朝日,荷锄见农人。
岁功自兹始,为志诚殷勤。
既耕当复种,筋力多苦辛。
拮据有时息,谈笑聚四邻。
少长虽异姓,欢如骨肉亲。
问彼何能尔,去伪存天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