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谁家、玉台旧物,凝妆当日憨倚。
尘奁不铸惊鸿影,枉署彩鸾名字。铅染泪。
看蝉翼重摹,饶有簪花意。不知此豸。
耐夜夜高寒,倘怜明月,堕落尚人世。
团圞忏,直恁回肠荡气。摩挲能解愁未。
好教料理空中语,更为补铭红翠。卿定慰。
问一向流传,能遇多情几。秋魂唤起。
用底事相酬,楼头双袖,楼外万花绮。
是谁家、玉台旧物,凝妆当日憨倚。
尘奁不铸惊鸿影,枉署彩鸾名字。铅染泪。
看蝉翼重摹,饶有簪花意。不知此豸。
耐夜夜高寒,倘怜明月,堕落尚人世。
团圞忏,直恁回肠荡气。摩挲能解愁未。
好教料理空中语,更为补铭红翠。卿定慰。
问一向流传,能遇多情几。秋魂唤起。
用底事相酬,楼头双袖,楼外万花绮。
这首《摸鱼儿·题张彦云娟镜楼图》由清末近现代初的金兆蕃所作,以娟镜楼为题,描绘了一幅细腻而富有情感的画面。
开篇“是谁家、玉台旧物”,以疑问句式引出主题,仿佛在探寻一件古旧之物的来历,营造了一种神秘而怀旧的氛围。接着“凝妆当日憨倚”一句,将画面聚焦于一位女子,她或许是在镜子前凝视自己,或是对着镜子整理妆容,一个憨态可掬的动作,生动地展现了人物的个性与情感。
“尘奁不铸惊鸿影,枉署彩鸾名字”两句,通过对比手法,强调了镜中女子形象的独特与珍贵,即使在尘封的镜盒中,她的身影也如同惊鸿一瞥,难以忘怀。同时,对镜中女子的称呼“彩鸾”,既是对她美丽形象的赞美,也暗含着对其身份或命运的感慨。
“铅染泪。看蝉翼重摹,饶有簪花意”进一步描绘了女子在镜中的形象,仿佛她的眼泪被铅色渲染,而她的眼神中却透露出一种坚韧与希望,如同蝉翼般轻盈而坚韧。同时,“簪花意”则暗示了女子的优雅与高洁,她如同一朵盛开的花朵,即便在困境中也不失其风骨。
“不知此豸。耐夜夜高寒,倘怜明月,堕落尚人世”这一段,通过拟人化的手法,赋予了女子以超凡脱俗的品质,她能够忍受夜晚的寒冷,即使坠入凡尘,依然保持着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这里的情感深沉而复杂,既有对现实的无奈,也有对理想的执着。
“团圞忏,直恁回肠荡气。摩挲能解愁未。好教料理空中语,更为补铭红翠”表达了对女子内心世界的深刻理解与同情,她或许有着许多未尽的话语和未解的心结,但最终都能得到内心的平静与释然。通过“空中语”的比喻,暗示了女子心灵深处的对话与自我疗愈的过程。
最后,“问一向流传,能遇多情几。秋魂唤起。用底事相酬,楼头双袖,楼外万花绮”则以问句收尾,表达了对女子命运的关切与思考。她的一生是否能找到真正懂得欣赏她、理解她的人?这个问题充满了对生命意义的探索与追问,同时也寄托了作者对美好情感的向往与期待。
整首词通过对娟镜楼中女子形象的描绘,不仅展现了其外在的美丽与内在的坚韧,更蕴含了对人生、爱情、命运的深刻思考,以及对美好情感的向往与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