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炷抽寒焰,辰香扫炙尘。
谱词分侍女,鬻帖与门人。
边信封黄鼠,乡心想白鳞。
卑官与大吏,一种逐蹄轮。
雪炷抽寒焰,辰香扫炙尘。
谱词分侍女,鬻帖与门人。
边信封黄鼠,乡心想白鳞。
卑官与大吏,一种逐蹄轮。
这首诗描绘了冬日里的一系列生活场景,充满了细腻的生活气息和情感的流露。
首先,“雪炷抽寒焰”,以“雪”为喻,形象地描绘了冬日里燃烧的烛火在寒冷中散发出温暖的光芒,如同雪花融化后留下的温暖痕迹,营造了一种温馨而略带凄凉的氛围。
接着,“辰香扫炙尘”,“辰香”指的是时间的流逝,这里通过“辰香”来暗示时间的推移,同时“扫炙尘”则描绘了清除灰尘的动作,象征着对过去岁月的整理和告别,寓意着新的开始。
“谱词分侍女,鬻帖与门人”,这两句通过“侍女”和“门人”的角色,展现了不同阶层人物的生活状态。侍女分发歌曲,门人出售字画,各自忙碌于自己的事务,体现了社会生活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边信封黄鼠,乡心想白鳞”,“边信”指的是边疆的书信,“黄鼠”可能是指某种动物或颜色,这里可能隐喻边疆的艰苦环境;“乡心”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白鳞”可能是鱼的比喻,象征着对家乡平静生活的向往。这两句通过对比边疆的艰苦与对家乡的思念,表达了诗人对和平生活的渴望。
最后,“卑官与大吏,一种逐蹄轮”,“卑官”与“大吏”分别代表低级官员和高级官员,两者虽然地位不同,但都在权力的“蹄轮”上旋转,暗示了权力体系中的普遍现象——无论职位高低,都难以逃脱权力的束缚和运作。这句话蕴含了对权力游戏的讽刺和对自由的向往。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冬日生活场景的描绘,展现了丰富的社会生活画面,同时也蕴含了对个人情感、社会现象以及权力关系的深刻思考。
汉相见王陵,扬州事张禹。
风帆木兰楫,水国莲花府。
百丈清江十月天,寒城鼓角晓钟前。
金炉促膝诸曹吏,玉管繁华美少年。
有时过向长干地,远对湖光近山翠。
好逢南苑看人归,也向西池留客醉。
高柳垂烟橘带霜,朝游石渚暮横塘。
红笺色夺风流座,白苧词倾翰墨场。
夫子前年入朝后,高名籍籍时贤口。
共怜诗兴转清新,继远家声在此身。
屈指待为青琐客,回头莫羡白亭人。
东风吹煖气,消散入晴天。
渐变池塘色,欲生杨柳烟。
蒙茸花向月,潦倒客经年。
乡思应愁望,江湖春水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