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应当成德时,中心何更有他岐。
其终也已宜深察,剔拔毋令利暂縻。
四十应当成德时,中心何更有他岐。
其终也已宜深察,剔拔毋令利暂縻。
这首诗是明代哲学家吴与弼所作,名为《改过》。诗中探讨了个人在四十岁这一重要人生阶段,应当专注于道德修养,不应有其他杂念或歧途。强调了深入反思自我,去除那些短暂的利益诱惑,以达到内心深处的自我完善和道德提升。通过“其终也已宜深察,剔拔毋令利暂縻”这两句,诗人表达了对人们在追求最终目标时,应保持清醒,避免被眼前的小利益所束缚,鼓励人们追求长远的道德和精神成长。整体而言,这首诗体现了儒家思想中关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深刻哲理,强调了个人道德修养的重要性以及对社会和谐的积极影响。
昨日雪已佳,今日雨亦好。
冰肤解万木,洗濯见枯槁。
思君对此坐,孤咏废幽讨。
明日尚相期,春禽听清晓。
南归见君百事足,如何一官曾不闲。
寒冲雪泥暑鄣日,老面只今如缬斑。
怜君与我自同调,久渫不食犹寒泉。
功名栎社直寄耳,颜色不同谁后先。
黑牛白犊未渠怪,物理傥自相回旋。
爱君此语亦不出,胜处紫芝眉宇间。
饮中八人半寂莫,最豪焦遂今谁班。
凝祥池上旧游处,海棠亦恐非昔年。
春波一眼诗句好,两腋尚觉风翩翩。
投闲方辔政可勉,何用不饮空三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