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登墩》
《登墩》全文
明 / 唐顺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丛竹袅袅迎风柔,古墩掩映清湖幽。

断烟白鸟双洲远,落日青山半景留。

耳听鸣蝉知换节,坐移芳草觉忘忧。

兴来更望华阳顶,想见仙人驾鹤游。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诗意的山水画卷。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将自然景观与内心情感巧妙融合,展现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

首联“丛竹袅袅迎风柔,古墩掩映清湖幽”,以“丛竹”和“古墩”作为切入点,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古朴的氛围。竹子随风轻摆,仿佛在欢迎着访客的到来;古墩则隐匿于清湖之中,增添了几分神秘与悠远。这两句通过视觉与听觉的结合,勾勒出一幅生动的画面。

颔联“断烟白鸟双洲远,落日青山半景留”,进一步扩展了视野,将目光投向远方。远处的洲岛被烟雾缭绕,白鸟飞翔其间,显得格外宁静和谐。夕阳西下,青山半隐半现,留下一抹余晖,渲染出一种淡淡的哀愁与美的交融。这两句通过对比与色彩的运用,营造出一种深远而略带伤感的意境。

颈联“耳听鸣蝉知换节,坐移芳草觉忘忧”,转而从听觉角度出发,以鸣蝉的叫声暗示季节的更替,表达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坐在芳草地上,感受着大自然的宁静,心中的忧愁似乎也随之消散。这两句通过自然现象的描写,传达出一种心灵的解脱与自由。

尾联“兴来更望华阳顶,想见仙人驾鹤游”,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向往与追求。在兴致勃勃之时,他渴望攀登至华阳山顶,想象着遇见仙人,驾鹤遨游天际。这种超越现实的想象,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精神世界的探索。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以及对内心情感的深刻抒发,构建了一个既具现实感又充满想象的世界,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哲学思考。

作者介绍
唐顺之

唐顺之
朝代:明   号:荆川   籍贯:武进(今属江苏常州)   生辰:公元1507~1560

唐顺之(公元1507~1560)字应德,一字义修,号荆川。汉族,武进(今属江苏常州)人。明代儒学大师、军事家、散文家,抗倭英雄。 正德二年十月初五出生在常州(武进)城内青果巷易书堂官宦之家。嘉靖八年(1529)会试第一,官翰林编修,后调兵部主事。当时倭寇屡犯沿海,唐顺之以兵部郎中督师浙江,曾亲率兵船于崇明破倭寇于海上。升右佥都御史,巡抚凤阳,1560年四月丙申(初一)日(4月25日)至通州(今南通)去世。崇祯时追谥襄文。学者称"荆川先生"。 
猜你喜欢

答佘宗汉

题诗千里问桑蓬,青雀西来信忽通。

郢客阳春元和寡,绛人甲子偶相同。

麒麟莫道生偏晚,鹦鹉争夸老更工。

曾赴瑶池春燕否,蟠桃可及荔枝红?

(0)

还家作

游子江东倦行役,还家登堂草盈尺。

花枝三树四树红,头发一丝半丝白。

囊中犹自有残钱,尽买杨梅饱食眠。

门外幸无骑马客,清香细雨佛灯前。

(0)

奉答汝南公

平津阁上夜题诗,绣牍亲裁与项斯。

字比宫云俱五色,情将禁柳共千丝。

袖中携出香偏入,马上看时月故随。

自是阳春元寡和,莫言寒屋报书迟。

(0)

康州图

乱山无径不通樵,渔舍阴阴映绿蕉。

树杪泥干江水落,村边沙白瘴烟消。

(0)

有调

相思回梦入青扉,隔夜红绡月色微。

巫峡行云含雨出,章台折柳带春归。

颦开镜里新沾黛,笑拂床头旧舞衣。

怪得莺莺憔悴死,鸳鸯花下又双飞。

(0)

宫词一百首·其三十四

风流阵罢更迷藏,偷入离宫伏御床。

却向紫薇深处觅,眼花搴着圣人裳。

(0)
诗词分类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诗人
朱厚熜 顾梦游 黄尊素 赵壹 李约 傅毅 王籍 夏侯湛 郝天挺 吴兰修 沈君攸 莫宣卿 张文姬 安维峻 蒋璨 陈经邦 薛昂夫 繁钦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