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娘坟近官路旁,来往人拈一炷香。
百顷良田都弃置,一生心地得清凉。
八十红颜犹处子,寻常义气夺秋霜。
只疑身是观音化,还以慈悲度十方。
道娘坟近官路旁,来往人拈一炷香。
百顷良田都弃置,一生心地得清凉。
八十红颜犹处子,寻常义气夺秋霜。
只疑身是观音化,还以慈悲度十方。
这首诗描绘了黄道娘墓的景致与传说,充满了对这位女性的崇敬之情。首句“道娘坟近官路旁”,点明了墓地的位置,靠近官道,过往行人众多。接着“来往人拈一炷香”描绘了人们在经过时,会恭敬地献上香火,表达对黄道娘的敬仰和怀念。
“百顷良田都弃置,一生心地得清凉”两句,通过对比黄道娘生前的财富与死后墓地的简朴,展现了她淡泊名利、心地纯净的一生。她的精神超越了物质的束缚,得到了内心的平静与清凉。
“八十红颜犹处子,寻常义气夺秋霜”则赞美了黄道娘虽年事已高,但依然保持着少女般的纯洁与美丽,其高尚的品德和义气甚至能与严冬的霜雪相抗衡,形象地表现了她的道德光辉和人格魅力。
最后,“只疑身是观音化,还以慈悲度十方”将黄道娘比作观音菩萨的化身,强调了她具有普渡众生的大慈大悲之心,不仅影响着周围的人,更以慈悲的精神影响着更广阔的世界。
整首诗通过对黄道娘墓及其传说的描绘,表达了对这位女性高尚品质的赞美和对她精神遗产的传承与敬仰。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