害风饮水知多少。因此通玄妙。白麻衲袄布青巾。
好模好样,真个好精神。不须镜子前来照。
事事心头了。梦中识破梦中身。
便是逍遥、达彼岸头人。
害风饮水知多少。因此通玄妙。白麻衲袄布青巾。
好模好样,真个好精神。不须镜子前来照。
事事心头了。梦中识破梦中身。
便是逍遥、达彼岸头人。
这首元代王哲的《虞美人》是一首禅宗风格的词,以日常饮水和穿衣为喻,传达出深邃的哲理。"害风饮水知多少",形象地表达了对世间纷扰的淡然态度,通过简单的饮水动作,体会到生活的真谛。"因此通玄妙",暗示通过洞察生活中的细微之处,可以领悟到超越世俗的玄妙智慧。
"白麻衲袄布青巾",描绘出朴素的生活装扮,强调内心的清净而非外在的华丽。"好模好样,真个好精神",赞美了这种简单而精神饱满的生活状态。接下来,词人进一步强调内在的自我认知,"不须镜子前来照",意味着无需外在评价,内心自明。
"事事心头了",表明作者已经洞悉世事,一切了然于心。最后两句"梦中识破梦中身,便是逍遥、达彼岸头人",揭示出词人已超越梦境,认识到自我与梦境的虚幻,达到了超脱与解脱的境地,成为逍遥自在、通达人生真谛的人。
总的来说,这首词以日常生活为载体,寓言般地传达了禅宗的修行理念,展现出词人对人生哲理的深刻理解和独特见解。
茅屋松窗,正西溪溪曲,短篱低亚。
秋草试花,枝枝锦葵墙下。
荒园渐少芳菲,映碧藓、牵藤斜挂。如画。
向穿针小楼,星星缀乍。相对更潇洒。
看疏疏密密,并凌霄添架。
清浅银河,记得旧时罗帕。
翠云谁倚阑干,惜空庭、仙风吹罢。凉夜。
待梧飘、鹊桥应驾。
小桃开后。想柘西香径。碧筠依旧。
郊园醉日分携到,拨芹泥栽就。
霜根雨过,认几处、苔痕逗。
板桥边、莫使编篱,避人屐齿閒昼。长记燕来时候。
洗兰泉,笼翠袖。向山厨供客,擘玉堆盘,加餐还又。
煮亦宜经,蒸尤须谱,春三秋九。
问僧舍、石虎窗前,紫花曾梦清瘦。
记泷江、吟簪卧阁,何曾莺燕游冶。
瘴生黎璧滩声重,每见泪来盈把。为五马。
问十九年前、谁是相怜者。霜朝月夜。
有锦鲤双双,寄将愁字,清怨旧罗帕。
人生苦,青鬓顿成衰谢。渐愁未了婚嫁。
榕阴蕉冷春寒候,一段离情难写。烽火下。
宁不念、扁舟梦里归来也。枌榆里社。
是几许风流,一番憔悴,馀恨在图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