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闽僧》
《送闽僧》全文
唐 / 张籍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几夏京城住,今朝独远归。

修行四分律,护净七条衣。

溪寺黄橙熟,沙田紫芋肥。

九龙潭上路,同去客应稀。

(0)
注释
几夏:多个夏季。
京城:京都。
独:独自。
远归:远行归乡。
修行:修炼佛法。
四分律:佛教戒律之一。
护净:保持清净。
七条衣:僧侣穿的七条袈裟。
溪寺:山溪旁的寺庙。
黄橙熟:橙子成熟。
沙田:沙滩农田。
紫芋肥:紫色芋头丰满。
九龙潭:地名,可能有九条龙潭。
路:道路。
同去客:同行的旅人。
稀:稀少。
翻译
在京都度过了几个夏天,今天独自踏上归途。
我遵循着严格的四分律修行,穿着保持洁净的七条僧衣。
山溪边的寺庙里,黄橙已经成熟,沙滩上的紫色芋头肥美。
沿着九龙潭的道路前行,同行的旅人应该很少。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送别的场景,诗人张籍在唐朝时期创作。从内容来看,诗中的“我”与一位佛门修行者道别,表达了一种淡淡的离愁和对远去之人的祝愿。

“几夏京城住,今朝独远归。” 这两句设置了送别的情景,诗人在京城居住已久,而今朝却要目送一位朋友独自远行。这里,“几夏”表达了一段不短的时光,而“独远归”则显得分外凄凉。

“修行四分律,护净七条衣。” 这两句描写了佛僧的修行生活。“四分律”是佛教戒律的重要组成,而“七条衣”则是出家人的简单服饰。这两句话突出了被送别者是一位恪守戒律、清净自守的佛门人士。

“溪寺黄橙熟,沙田紫芋肥。” 这两句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营造了一种宁静而生机勃勃的氛围。“溪寺”、“沙田”都是自然与宗教和谐共生的场所,而“黄橙熟”与“紫芋肥”则是对当地农作物丰饶景象的描绘,传达出一种生长与期待的情感。

“九龙潭上路,同去客应稀。” 最后两句写出了送别时的道路与行人稀少的场景。“九龙潭”可能是通往远方的必经之路,而“同去客应稀”则意味着诗人在这里不仅仅是在送别一位朋友,更是在表达一种对于行者的不舍与怀念。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环境和人物状态的精细描绘,表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谊,以及对其修行生活的尊重。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内心的孤独感和对远方世界的无限向往。

作者介绍
张籍

张籍
朝代:唐   字:文昌   籍贯: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   生辰:约767~约830

张籍(约766年—约830年),字文昌,唐代诗人,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人。汉族,先世移居和州,遂为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人。世称“张水部”、“张司业”。张籍为韩门大弟子,其乐府诗与王建齐名,并称“张王乐府”。代表作有《秋思》、《节妇吟》、《野老歌》等。
猜你喜欢

和运干奉议见赠元韵

沉碑万山脚,骑马习池头。

元凯亦过虑,山公聊自谋。

青烟鹿门净,黄竹凤林秋。

兴废不可问,登临徒百忧。

(0)

武阳寨闻峒中作乐

成康已措刑,文景不言兵。

夷俗家家曲,蛮歌处处声。

长腰筒拍鼓,细竹葫芦笙。

物意惟安乐,人间共一情。

(0)

适婺

浮俗区区走利名,吾儒何事亦劳生。

昔骑马作衢江计,今买舟为婺女行。

南北东西无定日,艰难险阻亦常情。

日多好景谁同咏,樽有清醪且自倾。

(0)

大笑

大笑花开倾屈卮,狂来不惜典春衣。

飘浮世态知惟我,淡泊天真得者稀。

云汉露寒沾玉液,江天风静拂金徽。

樽罍易竭情无尽,海岳苍茫一梦飞。

(0)

老儿挈幼小将及邓因寄君时弟·其一

莫言法法与尘尘,祇论而今见在身。

婆子台山能护物,厮儿临济最疑人。

阿那含果多生叶,优钵罗花别样春。

须认铁牛楼上语,一回几看一回新。

(0)

拟赏花钓鱼诗·其八

槛外幽花暖欲然,池边弱柳困初眠。

风晴莺戏长杨日,水净鱼游太液天。

玉斝酒深浮湛露,宝炉香聚引长烟。

云章光绝无能继,但颂南山亿万年。

(0)
诗词分类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诗人
沈梦麟 张翼 韩世忠 曹髦 唐廪 张翰 李泌 慧寂 安如山 李冠 袁黄 贾凫西 蔡卞 江忠源 吕惠卿 梁颢 枚乘 阎选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