赝鼎浪誇孔铸,伛巫也学舜趋。
土人休笑桃梗,郁垒不共神荼。
赝鼎浪誇孔铸,伛巫也学舜趋。
土人休笑桃梗,郁垒不共神荼。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袁宗道所作的《六言》其二。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讽刺手法,反映了当时社会上的一些现象。
首句“赝鼎浪夸孔铸”,以“赝鼎”比喻那些假冒伪劣之物,却大肆炫耀,自比为孔子所铸造的真品,讽刺了社会上一些人虚伪浮夸的行为。接着,“伛巫也学舜趋”,通过描述佝偻的巫师模仿舜帝的步伐,进一步讽刺了那些盲目跟风、缺乏独立思考的人。这里将“伛巫”与“舜趋”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人物形象的滑稽与荒谬。
后两句“土人休笑桃梗,郁垒不共神荼”,则转向对人的态度进行反思。诗人提醒人们不要轻易嘲笑那些看似平凡或不合常规的人,比如“桃梗”(可能指代某种不被重视的事物或人),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和存在意义。同时,诗人也强调了不同个体之间的差异性,指出“郁垒”(一种山名,常用于神话传说中)与“神荼”(古代神话中的神灵)虽同为神灵,但各自有着不同的职责和地位,寓意着社会上的多元性和包容性。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比喻和讽刺,不仅揭示了社会上某些不良风气,还倡导了一种尊重差异、包容多样性的价值观。
群山纠纷水抱环,水如玉白山霞殷。
岂是东王公幻戏,由来商令司金官。
椒风萝露将鸣鹿,重著棉衣意不足。
吴江枫冷已太迟,巫峡秋高较应恧。
飒景偏觉称人心,特是林泉效静深。
三十日佳看易过,廿首诗成未入吟。
灵湫群峰顶,精蓝万树间。
坐彼方丈幽,趁此一日閒。
披画参生动,开襟坐霄汉。
阇黎多解路,底用咨公案。
据榻吟梵天,凭轩眄林墅。
片云挽不住,飞空迷处所。
展屏垂雪瀑,开窗对烟林。
石罅淙淙响,千秋直到今。
榛椒蔚翠雾,松篁吟好风。
万景自天全,兴会殊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