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出雪犹微,须臾飞渐密。
仰观若塞空,横铺路欲没。
楼台顷自明,高下同一洁。
旋风俄焉起,眩转益飘忽。
浮浮俨簸扬,作势穿牖闼。
向晚如小衰,竟夕乃愈烈。
诘朝互传语,尺许久无匹。
宣统三年春,元旦差相埒。
中间十五载,丧乱鲜可悦。
意者其休徵,相看还咄咄。
晓出雪犹微,须臾飞渐密。
仰观若塞空,横铺路欲没。
楼台顷自明,高下同一洁。
旋风俄焉起,眩转益飘忽。
浮浮俨簸扬,作势穿牖闼。
向晚如小衰,竟夕乃愈烈。
诘朝互传语,尺许久无匹。
宣统三年春,元旦差相埒。
中间十五载,丧乱鲜可悦。
意者其休徵,相看还咄咄。
这首诗描绘了清晨雪景的变化和诗人的情感体验。首句“晓出雪犹微”写出了早晨雪势尚轻,随着时间推移,“须臾飞渐密”,形象地展现了雪花由疏至密的过程。接着,“仰观若塞空,横铺路欲没”描绘了大雪覆盖天地,道路几乎被遮掩的壮观景象。
诗人观察到楼台在雪光中逐渐清晰,“楼台顷自明,高下同一洁”,反映出雪的洁白无瑕。然而,旋风突然兴起,“旋风俄焉起,眩转益飘忽”,雪花在风中翻腾,穿过门窗,显得动态而生动。“向晚如小衰,竟夕乃愈烈”描述了雪势在傍晚时分更加猛烈,直到夜晚仍未减弱。
诗的结尾部分,诗人将这场雪与宣统三年(1911年)的元旦相比,暗示了国家动荡不安的局势,“中间十五载,丧乱鲜可悦”,表达了对社会动乱的忧虑。最后两句“意者其休徵,相看还咄咄”,诗人猜测这可能是不祥之兆,内心充满疑惑和担忧。
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雪景,同时融入了诗人对时局的感慨,具有深厚的历史感和情感内涵。
白头新作尉,县在故山中。
高第能卑宦,前贤尚此风。
芜湖春荡漾,梅雨昼溟濛。
佐理人安后,篇章莫废功。
多病久离索,相寻聊解颜。
短墙通御水,疏树出南山。
岁月何难老,园林未得还。
无门共荣达,孤坐却如闲。
皎然青琐客,何事动行轩。
苦节酬知己,清吟去掖垣。
秋城临海树,寒月上营门。
邹鲁诗书国,应无鼙鼓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