庭草泫晨露,孝心悽以悲。
清溪有蘋藻,谁当采撷之。
黄金入富室,务积不务施。
孤鸟东南飞,巢在西北枝。
庭草泫晨露,孝心悽以悲。
清溪有蘋藻,谁当采撷之。
黄金入富室,务积不务施。
孤鸟东南飞,巢在西北枝。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清晨庭院的景象,庭草上挂着晶莹的露珠,诗人的心中充满孝思,感到凄凉悲伤。他联想到清澈溪流中的蘋藻,却无人去采摘,暗示了世态炎凉,财物可能被少数人囤积而不愿分享。接下来,诗人以“黄金入富室,务积不务施”表达了对财富积累而缺乏仁爱之心的批判。最后,以孤鸟飞向西北的巢穴作结,寓意着孤独和不被理解的处境,整体寓言性较强,反映了诗人对社会现象的深沉感慨。杨弘道作为元代诗人,其遣词造句间流露出对现实的忧虑和对道德价值的呼唤。
何郎落魄非顽痴,气豪志雄才不羁。
一从束发厌雌伏,龌龊羞效东家儿。
躬耕把锄既云苦,闭门佔毕亦奚补。
浩荡大鹏希有心,四方上下如乡土。
长揖里闾亲,笑别闺中人。
拟船待明发,呼酒酾江神。
双橹齐鸣片帆挂,脱巾高眠箬篷下。
但闻佳境即停桡,客里寻常过冬夏。
屡携姑苏娃,数试宜兴茶。
琼花已枯槁,玉树空繁华。
凤台铁塔频登眺,只将乐事酬年少。
青山曾访谢公墩,綵笔留题蒋侯庙。
懒向秦淮终岁留,逡巡遥泛武昌舟。
寒波赤壁三更月,斜日黄冈万顷秋。
鹤楼鹦鹉冥搜倦,跨马着鞭仍适汴。
河岳风云豁壮怀,宋金旧迹观皆遍。
孔方通灵众所趍,那知阿堵能亡躯。
尔虽好游非利驱,颇出俗流情独殊。
都抛蝇头弃蜗角,游固可嘉居亦乐。
长歌痛饮醉复醒,慎勿闲分清与浊。
我今老矣雪鬓垂毵毵,奇胜负却穷幽探。
无缘行览惟坐谈,吟成挥毫题冰衔,愿子细读精研覃。
《江湖清游歌》【明·李昌祺】何郎落魄非顽痴,气豪志雄才不羁。一从束发厌雌伏,龌龊羞效东家儿。躬耕把锄既云苦,闭门佔毕亦奚补。浩荡大鹏希有心,四方上下如乡土。长揖里闾亲,笑别闺中人。拟船待明发,呼酒酾江神。双橹齐鸣片帆挂,脱巾高眠箬篷下。但闻佳境即停桡,客里寻常过冬夏。屡携姑苏娃,数试宜兴茶。琼花已枯槁,玉树空繁华。凤台铁塔频登眺,只将乐事酬年少。青山曾访谢公墩,綵笔留题蒋侯庙。懒向秦淮终岁留,逡巡遥泛武昌舟。寒波赤壁三更月,斜日黄冈万顷秋。鹤楼鹦鹉冥搜倦,跨马着鞭仍适汴。河岳风云豁壮怀,宋金旧迹观皆遍。孔方通灵众所趍,那知阿堵能亡躯。尔虽好游非利驱,颇出俗流情独殊。都抛蝇头弃蜗角,游固可嘉居亦乐。长歌痛饮醉复醒,慎勿闲分清与浊。我今老矣雪鬓垂毵毵,奇胜负却穷幽探。无缘行览惟坐谈,吟成挥毫题冰衔,愿子细读精研覃。
https://shici.929r.com/shici/qIu4aY9Y7C.html
薛将军,骁且雄,鼻端出火耳生风。
身名挺特万众中,守边从征西复东。
搴旗斩级频立功,曾扫勍敌平诸戎。
倾心尽诚事太宗,振威扬武比虎熊。
腰悬秋水双芙蓉,勇字题盔明月弓。
捣虚敌坚当前锋,勋高报厚爵秩崇。
光华富贵夫妇同,十子英俊气吐虹。
定省早暮齐婉容,綵衣新染鲜且浓。
膝傍笑嬉色和雍,焚香酹酒拜上穹。
愿祝庭闱寿如嵩,福祥竞集二亲躬,共享禄养乐无穷。
蟠桃结实屡春冬,灿若旸谷晓日红。
帝令栽在王母宫,世得食者升太空。
瀛洲羽客号赤松,应能悯念将军忠。
玉手自摘丹霞封,两枚下赐媪与翁。
我闻此果不易逢,味才入口颜还童,具庆天长共始终。
《薛将军具庆歌》【明·李昌祺】薛将军,骁且雄,鼻端出火耳生风。身名挺特万众中,守边从征西复东。搴旗斩级频立功,曾扫勍敌平诸戎。倾心尽诚事太宗,振威扬武比虎熊。腰悬秋水双芙蓉,勇字题盔明月弓。捣虚敌坚当前锋,勋高报厚爵秩崇。光华富贵夫妇同,十子英俊气吐虹。定省早暮齐婉容,綵衣新染鲜且浓。膝傍笑嬉色和雍,焚香酹酒拜上穹。愿祝庭闱寿如嵩,福祥竞集二亲躬,共享禄养乐无穷。蟠桃结实屡春冬,灿若旸谷晓日红。帝令栽在王母宫,世得食者升太空。瀛洲羽客号赤松,应能悯念将军忠。玉手自摘丹霞封,两枚下赐媪与翁。我闻此果不易逢,味才入口颜还童,具庆天长共始终。
https://shici.929r.com/shici/UEZgmg.html
钟山老禅精律戒,少小为僧今老大。
菩提非树镜非台,比却卢能更超迈。
诸缘泯绝七情空,万念消磨一性融。
涧水原同清净想,陇云浑似去来踪。
自言真能忘色相,坏帛纫衣枯竹杖。
飘如海鹤轻如萍,遍游五岳稀定向。
片月翛然物外怀,行藏不许世人猜。
布金应随长者园,持钵或赴龙宫斋。
知师无求复无着,眼前衲子那可学。
浮生若未断六根,幻躯岂得挥五浊。
我时虽见宰官身,意马心猿久已驯。
拟拨懒残煨芋火,蒲团分座话声尘。
海门荡潏深千丈,潮去潮来如有期。
夕阳欲没退偏早,晚月乍升生太迟。
退早生迟自无爽,行人到处占消长。
终年空打崩浪矶,半夜遥通女儿港。
清淮不泛鸱革魂,潜来默去朝复昏。
汀洲但见沙禽迹,岛屿惟馀石藓痕。
黎君晏岁乘潮去,路指海门奇绝处。
览胜应知造化工,吟清信得江山助。
解缆开帆举画桡,溯流激浪随风飙。
回首行人不可见,往来惟见海门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