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回波乐·其三十二》
《回波乐·其三十二》全文
唐 / 王梵志   形式: 古风  押[虞]韵

大丈夫,游荡出三途。荣名何足舍,妻子士如无。

法忍先将三毒共,佛性一常与六情俱。

但信研心性妙宝,何烦衣外觅明珠。

(0)
鉴赏

这首诗由唐代诗人王梵志所作,名为《回波乐(其三十二)》。诗中以“大丈夫”开篇,引出对人生价值和追求的深刻思考。诗人提出,对于一个真正的男子汉来说,不应仅仅追求世俗的荣誉名声,而应超越这些表面的成就,关注内在的精神世界。

“荣名何足舍,妻子士如无。”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传统价值观的反思。他认为,名誉和家庭并非人生的全部,不应成为唯一追求的目标。真正的满足和幸福,应当来自于内心的平静与智慧。

接下来,“法忍先将三毒共,佛性一常与六情俱。”这两句进一步阐述了精神修养的重要性。三毒指的是贪、嗔、痴三种负面情绪,佛性则是指内在的慈悲与智慧。诗人认为,通过修行,可以克服这些负面情绪,实现内心的和谐与清净。同时,佛性与人的六种情感(喜、怒、哀、惧、爱、恶)相融合,意味着精神的成长与情感的成熟是相辅相成的。

最后,“但信研心性妙宝,何烦衣外觅明珠。”这两句总结了诗的主题。诗人强调,真正的宝藏在于内心,通过深入探索自己的心灵,可以获得无比珍贵的智慧与平和。外在的物质追求,如明珠般的珍宝,反而显得微不足道。

整体而言,这首诗体现了王梵志对人生意义的深刻洞察,以及对精神成长的强烈呼吁。它鼓励人们超越物质世界的束缚,追求内心的平静与智慧,从而达到真正的自由与幸福。

作者介绍
王梵志

王梵志
朝代:唐   籍贯:卫州黎阳

王梵志[唐](隋末至唐初年间前后在世),唐初白话诗僧,卫州黎阳(今河南浚县)人。原名梵天,生卒年、字、号生平、家世均不详,隋炀帝杨广至唐高宗李治年间前后在世。诗歌以说理议论为主,多据佛理教义以劝诫世人行善止恶,对世态人情多讽刺和揶揄,对社会问题间或涉及。多数作品思想消极,格调不高。语言浅近,通俗幽默,常寓生活哲理于嘲谐戏谑之间。艺术上比较粗糙,但对认识初唐社会和研究白话诗的发展有一定参考价值。
猜你喜欢

徵招.檐马

檐牙碎挂琉璃影,宫商为谁烦絮。

逼近绣窗棂,说西风来处。愁人眠正苦。

误听了、一铃微雨。细语铮摐,彩丝摇曳,嫩凉庭宇。

宵鼓静方长,黄昏后、支颐背灯凝伫。

好梦已难成,况秋声留住。开帘频看取。

只楼外、疏星三五。斗清响、几串玲珑,和竹梢残露。

(0)

移居呈左虞四首·其二

篱落逐溪斜,悠然野老家。

纵横聊种药,次第亦开花。

锦里先生芋,青陵处士瓜。

递观时物变,吾意已无涯。

(0)

鹧鸪天·其三琵琶亭

一曲琵琶洒半酣。当时何苦泪痕淹。

生来泛梗原无著,听彻哀丝亦未嫌。

人欲去,句重拈。清词闲写望江南。

怜他老大商人妇,只唱新声昔昔盐。

(0)

鹧鸪天·其一

腊雪春霖报岁丰。等闲欢意少人同。

湘帘燕子双双剪,别院桃花阵阵风。

浮凿落,唱玲珑。临歧不惜醉颜红。

抟沙聚散寻常事,只当相逢是梦中。

(0)

和客边亭四时怨·其三秋

寝甲边场泪暗流,忽看明月又逢秋。

昔时双照深闺影,今夜孤悬绝塞愁。

(0)

五忆诗有序·其二文殊寺石壁

朱刹孤危寄上方,青冥鹫岭独徊翔。

云霞散落千层绮,日月昭回万仞光。

(0)
诗词分类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诗人
韩嘉彦 刘友 恒超 柳公绰 查元方 刘子羽 王通 陈经正 钱端礼 田顼 成克巩 沈焕 毕大节 幸元龙 邓玉宾 耶律洪基 王翱 金昌绪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