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豅山下路,一眼烟雨昏。
松篁叶满地,杨柳条映门。
此兴非所难,吾道何由尊。
铿尔舍瑟希,带湿藏春痕。
南豅山下路,一眼烟雨昏。
松篁叶满地,杨柳条映门。
此兴非所难,吾道何由尊。
铿尔舍瑟希,带湿藏春痕。
这首诗描绘了南豅山下的景象,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烟雨朦胧中的自然之美。首句“南豅山下路,一眼烟雨昏”便将读者引入了一个迷蒙的世界,山路在烟雨中显得格外幽静与神秘。接着,“松篁叶满地,杨柳条映门”两句,通过松竹与杨柳的描写,不仅丰富了画面的层次感,也赋予了景色以生机与活力。
“此兴非所难,吾道何由尊”表达了诗人对眼前美景的喜爱之情,并引出了一种超然物外的哲学思考,暗示了在自然面前,人的情感和智慧得到了升华。最后,“铿尔舍瑟希,带湿藏春痕”则以音乐和自然的隐喻,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与哲思的交融,仿佛在说,即使在雨中,春天的痕迹依然存在,如同音乐般悠扬不绝。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独特感悟和审美情趣。它不仅是一幅生动的山水画卷,更是一曲心灵的赞歌,让人在欣赏之余,也能感受到诗人那份对美好事物的执着追求和对生命意义的深邃思考。
杜老有新语,人生五马贵。
仪真亦不恶,温饱可自慰。
名宦百年尔,渐觉诚鲜味。
才归鹓鹭行,勇去复何谓。
岂念师旅馀,淮民短生气。
疮痍尝抚摩,坐视或嘘欷。
挺身收左符,于此见洪毅。
我为一长吟,雅志其髣髴。
尘埃困小官,忍穷未为长。
勿苦问穷达,当与贫相忘。
幽栖吴山底,偶占大隐坊。
晨兴到药局,夜坐唯书房。
俯仰亦已安,恍然如山庄。
巷僻远市语,窗明摇灯光。
不觉西风起,雁飞草木黄。
涧下有敝庐,怀哉付饥肠。
诗眼玩尘世,漫作威凤鸣。
经行苕溪水,乃见白石清。
拂衣鉴须眉,唤起仙骨惊。
胡为随人间,叹息百虑萦。
洞中应笑我,何不高举轻。
明时乐未正,尚欲追英茎。
它年淳气合,肯有爵服情。
痴人莫说梦,烈士徒殉名。
转庵偶饶舌,已足压旦评。
古来旷达者,谈笑得此生。
临流赋招隐,一奏朱弦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