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夏日六首·其四》
《夏日六首·其四》全文
宋 / 徐瑞   形式: 六言诗  押[支]韵

偶自栖迟偃仰,谁无历落嵚崎。

两刖足见美玉,九折臂为良医。

(0)
鉴赏

这首诗由宋代诗人徐瑞所作,名为《夏日六首(其四)》。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象征手法,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首句“偶自栖迟偃仰”,以“栖迟”和“偃仰”描绘了一幅悠闲自在的生活画面,暗示诗人追求内心的宁静与自由。接着,“谁无历落嵚崎”一句,通过反问的方式,表达了对人生起伏不定、充满挑战的感慨,同时也暗含着对个体独特性的肯定。

“两刖足见美玉”这一句,运用了“刖足”的典故,即古代刑法之一,用来形容失去双脚。在这里,诗人巧妙地将这一负面经历转化为正面意象——“美玉”,寓意即使遭遇挫折,也能展现出内在的宝贵品质。这不仅是一种自我激励,也是对人生困境中发现价值的哲学思考。

最后一句“九折臂为良医”,则进一步深化了这一主题。通过“九折臂”这一夸张的描述,形象地表现了经历多次挫折后,人能够成长为更加智慧、更有经验的“良医”。这句话既是对个人成长历程的赞美,也蕴含着对社会、对人类普遍经验的深刻洞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生活场景的细腻描绘和富有哲理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于人生意义、个人成长以及面对困难时应持有态度的独特见解。它鼓励人们在面对生活的起伏时,保持乐观、坚韧不拔的精神,从每一次经历中汲取智慧,最终成为更好的自己。

作者介绍

徐瑞
朝代:宋   字:山玉   号:松巢   籍贯:江西鄱阳   生辰:1255~1325

徐瑞(1255~1325),字山玉,号松巢,江西鄱阳人。南宋度宗咸淳间应进士举,不第。祖父云岩、叔祖东绿皆善诗,叔父洁山居士,弟可玉、宗玉,从弟楚玉、兰玉皆有文才,次第任散官。所著则《松巢漫稿》,卒年七十一。吴存挽之曰:“善人已矣,空留千百年番水之名;后世知之,当在数十卷松巢之稿!”其见重于当时如此。后许竹南《有怀》诗云:“江北江南老弟昆,三生文会几评论。蚤知倾盖头俱白,悔不连床话共温。洲没草枯芳士歇,巢倾鹤去故枝存。至今惟有湾头月,照我溪南水竹村。”
猜你喜欢

游上温泉次李白夫韵

温泉移旧地,高赏复同君。

野曲乘流渡,空箫隔洞闻。

韶光将到律,暝色欲留云。

斗酒欣良夕,何妨更论文。

(0)

寿蒲洞阳封君

洞阳本是纯阳侣,惯向洞庭弄烟渚。

药洲穗圃时来过,块然薜荔丛间处。

胸中在昔富明经,眼底英才沐时雨。

赢得康民济世方,授与庭趋肇光绪。

玉皇眷宠来自天,凤诏龙章旌汝贤。

黄堂远寄南山颂,紫府今开北海筵。

麟凰之脯蟠桃鲜,佩环趋跄并岛仙。

雅歌投壶洽贞素,肯烦舞袖荐婵娟。

惭予蹑履香山后,乍听钧天乐始奏。

清商一曲薄太清,叠转薰风民物阜。

仰视榴花燃,俯挹芝兰臭,美景芳晨婉相凑。

主人乐意欣陶陶,嘉宾式燕何妨又。

酒酣试问今何时,冲年天子神尧资。

八埏九土皆恬熙,众星环绕紫垣微,炯炯南极当南离。

丈人孙子常相依,谁云七十称古稀。

远拉篯铿子,近与安期期。

蒲涧菖蒲至今在,洞阳考卜共逶迤。

千秋万秋究遗易,观无始而寤皇羲。

(0)

又赠别霍子勉衷应召补鄞县尹六首·其四

峡庙熄邪妖,江心石徙避。

峡山刻移文,雷风猛虎毙。

动物慎真诚,群邪岂能閟。

(0)

赠古林何廷尉北上二首·其二

送送登仙舟,珠海晴不波。

捲尔天山易,听我粤社歌。

处以同心合,出以同心和。

行矣济时泰,包荒用冯河。

(0)

莺啼序

闻歌向来易感,倚孤琴倦语。

记曾几、花月因循,自别何事凝伫。

费遥夜、红牙按拍,湖天可有痴云驻。

为伤春蹙遍,双蛾似怜迟暮。

芳约燕兰,梦里事往,剩沧洲卧雨。

渭城唱、禁得何堪,茂陵诗鬓将素。

忍重寻、旗亭败壁,最枨触、新腔金谱。

翠禽边、昨夜星辰,缟衣仙路。

惊鸿片霎,怨宇三生,此情定念否。

人去也、一声双泪,便抵河满,慧业愁根,更谁侬汝。

玉珰盼断,青衫湿遍,何郎诗笔犹萧瑟,再休提、旧曲霓裳序。

人天几劫,何曾换却华鬟,葬花怕无香土。

离魂化蝶,到得西泠,要柳丝繫住。

尚仿佛、江山金粉,未尽消磨,几见娉婷,旧家风度。

云涯恨远,霜华愁重,相思休管鹤更瘦。

便瑶台、从此迷烟雾。

淞潮待剪还慵,自拨湘弦,断肠诉与。

(0)

菩萨蛮·其一

雄龙雌凤盘高阁。红墙百尺银河落。蜡烛散轻烟。

春城寒食天。兽环金屈戌。花影空房宿。

轻烟趁风斜。还来王谢家。

(0)
诗词分类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诗人
聂绀弩 朱孝臧 耶律倍 吴佩孚 马一浮 张瑞玑 溥心畬 周钟岳 张元济 许世英 吴宗慈 李烈钧 马占山 陈叔通 熊式辉 胡适 唐生智 曾琦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