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七月望日黄仲瑱先生计偕录跋语且以近体诗见示因用韵别作一诗以谢·其一》
《七月望日黄仲瑱先生计偕录跋语且以近体诗见示因用韵别作一诗以谢·其一》全文
明 / 郑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呖呖书声度碧疏,秋风座席草堂居。

事关名教非无补,乐在吾心祇自如。

投老肯为三语掾,迕时宁草万言书。

却怜故里遄归日,风水松江食有鱼。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读书人沉浸在知识与自然之中,享受着内心的宁静与满足。首句“呖呖书声度碧疏”,以清脆悦耳的读书声贯穿于碧绿的树丛中,营造出一种清新脱俗的学习氛围。接着,“秋风座席草堂居”一句,将读者带入一个秋风轻拂、草堂静谧的场景,仿佛能感受到诗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惬意。

“事关名教非无补,乐在吾心祇自如”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学问和道德修养的重视,认为这些不仅有益于社会,更能在内心找到真正的快乐。这种追求精神层面的满足而非物质的功利,体现了古代文人的高尚情操。

“投老肯为三语掾,迕时宁草万言书”则展现了诗人面对世事的态度,即使年老,也不愿为了迎合世俗而放弃自己的原则,宁愿保持独立思考和自由表达。这反映了诗人坚守自我、不随波逐流的精神风貌。

最后,“却怜故里遄归日,风水松江食有鱼”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以及对未来的期待。想象着回到故乡的日子,仿佛能感受到家乡的温暖与富足,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与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知识、自然、道德和社会的深刻理解,以及对个人理想与生活态度的坚持,是一首富有哲理性和情感深度的作品。

作者介绍

郑真
朝代:明

浙江鄞县人,字千之。洪武四年举人。官广信教授。治经学长于《春秋》。与兄郑驹、弟郑凤并以文学擅名。尝取诸家格言,著为集传集说集论。有《荥阳外史集》等。
猜你喜欢

浣溪沙

好梦留人悔欲醒。谁教莺语弄新晴。

乍寒还暖近清明。

门掩落花春寂寂,香消睡鸭昼沉沉。

日长闲自理瑶琴。

(0)

点绛唇.盆梅将开,以纸帐护之

出手枝高,恁般细蕾寒成簇。暗香生玉。

牢把葳蕤束。最早春光,又恐春光促。低低嘱。

慢些开足。不许风丝触。

(0)

百字令.题一奁吟

镜台无恙,忽一霎尘生,音容顿绝。

今古伤心遗例在,自是解人难得。

恨海空填,情天莫补,辜负如椽笔。

红笺吟遍,返生香总乏术。

未知底事干侬,读君诗罢,宛转愁无极。

一往情深谁遣此,岂独销魂醉骨。

词述黄门,神伤奉倩,哀思应绵结。

斯文斯恨,天长地久不灭。

(0)

暗香.乙丑春,家大人缄示梅花词,用石帚韵敬和

绣窗晓色。正梦回瘐岭,一声羌笛。

小展绿纱,对此盈盈忍轻摘。

万点琼瑶缀树,彩鸾下、偷描仙笔。

月乍过,筛影横斜,香气拂吟席。梅国,久寂寂。

怅万里路遥,梦痕空积。

题笺欲泣,清冷官斋镇相忆。

疑是花神索笑,几朵晕、屏山轻碧。

恨驿使、无便也,几时寄得。

(0)

柳梢青.春暮

过了清明,轻寒轻暖,春剩些些。

花褪莺慵,苔浓蝶懒,闲掩窗纱。梦醒宝鼎烟斜。

又柳外,红摇暮霞。怨杀东风,一年春事,都付杨花。

(0)

天香.水仙

翠箭擎寒,粉黄拂艳,盈盈乍隔秋水。

湘萝云回,玉魂烟锁,温霭一窗晴意。

飞琼不见,问带上、仙题恁寄。

纵是深藏金屋,难抛碧岩清致。芳姿是谁竞丽。

只梅花、晚妆同试。

抹倒万红千紫,独明珠佩,一段心情泉石。

但付与、枯桐写幽思。尽耐牵萝,琅玕静倚。

(0)
诗词分类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诗人
刘迎 金农 黄姬水 贺双卿 黄宗羲 欧阳建 刘言史 李濂 洪秀全 梁佩兰 许衡 李渊 高明 蔡清 陆釴 殷尧藩 梁同书 周敦颐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