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里更题舆,才分刺史符。
循良重他选,途辙讵常拘。
不但治文牍,要令歌裤襦。
戚休颦笑里,无或谓民愚。
百里更题舆,才分刺史符。
循良重他选,途辙讵常拘。
不但治文牍,要令歌裤襦。
戚休颦笑里,无或谓民愚。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赵蕃所作的《送周袁州赴镇三首》中的第一首,表达了对周袁州即将赴任地方官的期许和祝愿。诗人以百里之外的题名寄语开篇,强调了刺史这一职位的重要性和责任。他指出,一个好的刺史不应局限于常规的行政路径,而应注重选拔真正优秀的官员,关注民生,尤其是关心百姓疾苦,让人民能够安居乐业。
"循良重他选"表达了对周袁州选择贤能、推行善政的期待,"途辙讵常拘"则暗示他不必受限于常规的行政框架,要有创新和变革的能力。接着,诗人强调了地方官不仅要处理文书事务,更要亲民爱民,让百姓在欢声笑语中感受到治理的成效。
最后两句"戚休颦笑里,无或谓民愚",寓意周袁州应当以百姓的喜怒哀乐为己任,让民众的笑容成为衡量政绩的标准,切勿轻视民情,认为百姓无知。整首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体现了对地方官德行与政绩的高要求。
吴船花外发,欲去重踌躇。
后会定何日,相思频寄书。
晓林啼帝魄,春网荐王馀。
笠泽维梢处,因寻鲁望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