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龙洞背》
《龙洞背》全文
清 / 方象瑛   形式: 古风

神龙穿石飞,洞壑昼常晦。

人乃捷于龙,盘旋出龙背。

摄衣入重云,势与风雨会。

危崖千万状,不知始何代。

突兀浮图高,纵横屏障大。

鳞鬣树千章,泉流吐飞沫。

下注不测溪,沉沉气冥昧。

倘燃牛渚犀,百灵宛然在。

羌山多灵奇,策名此为最。

何必御风行,旷然天地外。

(0)
鉴赏

这首清代诗人方象瑛的《龙洞背》描绘了一幅神秘而壮丽的自然景象。首句“神龙穿石飞”以龙的形象生动地展现了洞穴的奇特,仿佛神龙破石而出,洞中光线昏暗,如同白日也变得晦涩。接下来的诗句通过“人乃捷于龙,盘旋出龙背”,暗示了人类探索的勇气和智慧,他们能够攀越险峻,走出龙背,进入云雾缭绕的深处。

诗中“摄衣入重云,势与风雨会”描绘了洞内环境的险峻与变幻莫测,仿佛与自然之力交融。接下来的“危崖千万状,不知始何代”强调了洞穴历史的悠久和地质构造的复杂。诗人又以“突兀浮图高,纵横屏障大”形容洞内的石笋、钟乳石犹如浮屠和屏障,壮观而奇幻。

“鳞鬣树千章,泉流吐飞沫”进一步描绘了洞中的奇特景观,如树木般生长的石柱和飞溅的泉水,增添了神秘色彩。而“下注不测溪,沉沉气冥昧”则暗示了深不可测的溪流和阴暗的氛围。

最后,“倘燃牛渚犀,百灵宛然在”表达了诗人对洞中神秘力量的敬畏,想象点燃犀牛角照明时,诸神似乎依然存在。诗人感慨“羌山多灵奇,策名此为最”,认为这个龙洞是羌山中最神奇的地方。他甚至认为无需御风飞行,也能在此感受到天地间的广阔与深远。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龙洞的奇异景象,寓含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和对探索未知的向往。

作者介绍

方象瑛
朝代:清

(1632—?)清浙江遂安人,字渭仁。康熙六年进士。旋试鸿博,授编修。与修《明史》,充四川乡试正考官,迁侍讲。告归家居,号金门大隐。少有文名。有《健松斋诗文集》、《松窗笔乘》、《封长白山记》。
猜你喜欢

从征古州蛮回途纪驿二十三首·其六辰溪

归舟春水疾,举棹即辰溪。

岸转山疑动,江分路欲迷。

乾坤千里客,风雨五更鸡。

自愧如萍迹,飘飘未定栖。

(0)

监生王廷采分教中都国学植槐于庭扁曰槐轩求题

虚星孕良木,植彼文苑中。

教雨既沾溉,枝叶何青葱。

常刑庶无犯,守护克有终。

岁久已云茂,郁然若云从。

诸生俨成列,弦诵怡清风。

伊人抱良材,树德匪尔同。

当知进修者,亦由滋培功。

(0)

送李望瑞·其二

鸡鸣风雨夕,既见子如何。

不乐复谁待,相看华发多。

秋江有清兴,明发听讴歌。

市就君平卜,岷峨有使过。

言归当十月,华省集鸣珂。

(0)

送李望瑞·其一

星言夙晨驾,千里睦州城。

去去山如发,东南第几程。

閒观垂钓者,乃见古人情。

弃世犹敝屣,浮名安足荣。

桐庐一江水,可以濯吾缨。

(0)

荅人见寄滕王阁铁柱观·其三

许令仙符胜武韬,指挥川岳驻神鳌。

三江地轴西南镇,一柱坤维上下牢。

鸡犬当年同变化,蛟螭何处得潜逃。

丹砂愿就洪崖学,浮世谁甘尘土劳。

(0)

荅人见赠·其二

戎马何年息,关山故国遥。

霸齐思管仲,伐楚问周昭。

往事江流尽,新愁木叶飘。

高楼频徙倚,秋兴坐来超。

(0)
诗词分类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诗人
徐钧 陈藻 吴泳 萧立之 罗玘 罗钦顺 刘诜 林俊 殷奎 王洪 李江 柯九思 王时翔 俞德邻 王绅 区怀年 薛始亨 释宗杲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