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菩萨蛮.秋夜闻蟋蟀声》
《菩萨蛮.秋夜闻蟋蟀声》全文
清 / 张令仪   形式: 词  词牌: 菩萨蛮

窗外寒虫声唧唧。悲凉如诉还如泣。窗里断肠人。

低怀泪满巾。共当愁绝处。只有侬和汝。

凉月照梧桐。有时差剩侬。

(0)
鉴赏

这首《菩萨蛮·秋夜闻蟋蟀声》由清代诗人张令仪所作,描绘了秋夜中寒虫鸣叫的凄凉景象,以及由此引发的主人公内心的愁绪与哀伤。

首句“窗外寒虫声唧唧”,以寒虫的叫声作为背景,营造出一种冷清、寂寥的氛围。这声音仿佛在诉说着什么,又像是在哭泣,充满了悲凉的情绪。接下来,“悲凉如诉还如泣”一句,直接点明了这种情绪的性质,将寒虫的叫声与人的内心情感联系起来,使得读者能够感受到那份深深的哀愁。

“窗里断肠人,低怀泪满巾。”这两句进一步深化了主题,将听者的情感推向高潮。断肠之人面对窗外的凄凉景象,心中充满了无尽的忧伤,以至于泪水盈眶,浸湿了衣襟。这里通过视觉和触觉的描写,生动地展现了人物内心的痛苦与挣扎。

“共当愁绝处,只有侬和汝。”在最绝望的时刻,主人公找到了共鸣,与窗外的寒虫(“汝”)产生了心灵上的连接。这句话不仅表达了孤独中的慰藉,也暗示了自然界的生物与人类之间存在着某种微妙而深刻的情感联系。

最后,“凉月照梧桐,有时差剩侬。”月光洒在梧桐树上,为整个场景增添了一抹淡淡的哀愁。然而,在这样的夜晚,主人公或许还能找到一丝安慰,尽管这份安慰可能只是暂时的,但至少在这一刻,他并不完全孤独。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个秋夜中寒虫与人之间的对话,以及在这对话中所蕴含的深深哀愁与孤独感。它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美与哀愁,更深入探讨了人在面对孤独与绝望时的心理状态,具有深刻的人文关怀和情感深度。

作者介绍

张令仪
朝代:清

张令仪,字柔嘉,桐城人。文端公英三女,同县姚士封室。有《蠹窗诗集》。
猜你喜欢

过姑孰溪观李白旧诗洎乐天吊太白坟短句因而

水从照亭来,荡澜涵秋净。
楼台阚空渺,倒影入明镜。
溪山久寂寥,胜游谁与并。
新月生暮寒,讴歌发渔艇。

(0)

区著作湘潭旧隐有二亭焉求诗以归

危亭揭池心,池水清且滑。
九秋烟露浓,四面芙蓉发。
此时浩歌去,万事不挂舌。
把酒酣清风,投竿钓明月。

(0)

郑北山之元孙扁其楼王适庄为书北山之英四字

诞此郑公,维国之器。
有伟其才,有奇其气。

(0)

送金簿解官归天台五首

崑崙派南条,东走欲无极。
海气薄回峦,清淑转郁积。
嵬嵬天台山,东表千万尺。
其上有仙灵,其上有仙灵,其下有英特。
伊人天一方,从往恨未即。
渺渺隔苍山,跂予三叹息。

(0)

挽徐居士二首

昔年涝旱苦频仍,南北郊关自越秦。
东浙于时犹道殣,严邦此地况山民。
能回涸辙西江水,顿起翳桑寒谷春。
神理因推居上坐,压他持秉剖符人。

(0)

挽北山子何子三首

每侍图书右,令人俗虑空。
隐忧惟世变,卧病亦春融。
圣处一言敬,天然万理中。
音容今永已,哀痛隔幽宫。

(0)
诗词分类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诗人
王镃 何振岱 周是修 仲并 李时勉 俞彦 王松 张家玉 沈遘 袁燮 黄燮清 王士禄 贡奎 郑潜 程洵 傅熊湘 陈方恪 李雯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