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善宜家庆,脩名乃物灾。
文章留谏苑,礼乐盛容台。
老切宗盟恋,俄兴国士哀。
与施钦义举,论驳识风裁。
气郁金茎露,标清绿萼梅。
不张初度宴,可御永辞杯。
讣入天心恻,恩加谕奠来。
白头歌楚些,云日亦低回。
作善宜家庆,脩名乃物灾。
文章留谏苑,礼乐盛容台。
老切宗盟恋,俄兴国士哀。
与施钦义举,论驳识风裁。
气郁金茎露,标清绿萼梅。
不张初度宴,可御永辞杯。
讣入天心恻,恩加谕奠来。
白头歌楚些,云日亦低回。
这首挽诗《挽毅斋黄奉常》由明代诗人黄衷所作,表达了对逝者黄毅斋的深切哀悼和对其生前德行的赞美。全诗以哀婉的笔触,描绘了黄毅斋在世时的善行与名声,以及其逝世后带来的哀痛与怀念。
首联“作善宜家庆,脩名乃物灾”,开篇即点明黄毅斋的善行不仅为家族带来了荣耀,也为社会树立了良好的榜样,但同时他的逝世也给世间带来了不可弥补的损失。接下来的“文章留谏苑,礼乐盛容台”两句,赞扬了黄毅斋在文学与礼仪方面的贡献,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丰富了谏苑与礼乐的内涵。
“老切宗盟恋,俄兴国士哀”则表达了黄毅斋与宗族、国家之间深厚的情感联系,他的离去让众人深感哀痛。接着,“与施钦义举,论驳识风裁”赞扬了黄毅斋在处理事务时的公正与智慧,他的言行举止都体现了高尚的道德风范。
“气郁金茎露,标清绿萼梅”运用自然界的意象,象征黄毅斋人格的高洁与坚韧,即使在离世后,其精神仍如同金茎露水、绿萼梅花般清新脱俗,永不凋零。
“不张初度宴,可御永辞杯”暗示黄毅斋的逝世,表达了对逝者的尊重与哀悼,同时也寄托了对未来的希望,希望黄毅斋的精神能够永远流传。
最后,“讣入天心恻,恩加谕奠来”写出了黄毅斋逝世的消息传入上天,引发了上天的悲悯之情,朝廷也给予了哀悼与追思。而“白头歌楚些,云日亦低回”则是通过描写白发老人的哀歌与云日的低垂,进一步渲染了哀悼的氛围,表达了对黄毅斋逝世的深切哀痛与怀念。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凝练,通过对黄毅斋生平事迹的回顾与赞美,以及对其逝世的哀悼,展现了诗人对逝者的深情厚谊,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于道德楷模的尊崇与怀念。
水水坎离紫阳怪,滑波皮骨长坡骇。
解州得解解中胶,费家封铺同一解。
唫字从金诗反穷,贝何为分田何同。
黄绢幼妇我自乐,竹犬多事鸦鹤翁。
交游兵后似蓬飞,流落天涯鹊绕枝。
唐室老臣唯我在,柳州先友托谁碑。
泥涂犹幸瞻佳士,甘雨如何遇故知。
一死一生情义重,莫嫌收拾老牛尸。
为子死孝,为臣死忠,死又何妨。
自光岳气分,士无全节;君臣义缺,谁负刚肠。
骂贼睢阳,爱君许远,留取声名万古香。
后来者,无二公之操,百炼之钢。
人生翕歘云亡。
好烈烈轰轰做一场。
使当时卖国,甘心降虏,受人唾骂,安得流芳。
古庙幽沉,仪容俨雅,枯木寒鸦几夕阳。
邮亭下,有奸雄过此,仔细思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