舂陵太守真好奇,结茅肥遁湘江湄。
三吾出意作新字,脱略苍籀遗冰斯。
溪山于我本何有,占断不许傍人窥。
人生天地远行客,恋身外物庸非痴。
漫郎仙去五百载,名字永与兹山垂。
要知忠义不磨处,虽不自与人与之。
至今过者望卷石,森然魄动中兴碑。
此公何用专壑鄙,世上宁有争墩儿。
我来访古刜蓬藋,怅然不识亭台基。
扫出蝉噪发斯义,元子可作然吾诗。
舂陵太守真好奇,结茅肥遁湘江湄。
三吾出意作新字,脱略苍籀遗冰斯。
溪山于我本何有,占断不许傍人窥。
人生天地远行客,恋身外物庸非痴。
漫郎仙去五百载,名字永与兹山垂。
要知忠义不磨处,虽不自与人与之。
至今过者望卷石,森然魄动中兴碑。
此公何用专壑鄙,世上宁有争墩儿。
我来访古刜蓬藋,怅然不识亭台基。
扫出蝉噪发斯义,元子可作然吾诗。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高斯得所作的《题浯溪寺》,通过对舂陵太守的描绘,赞美了他的奇特人格和对山水的独占之情。诗中提到的"三吾出意作新字",暗示了这位官员在书法上的创新精神,不同于传统的苍籀风格。诗人感慨人生短暂,不应过于执着于身外之物,而舂陵太守的忠诚与义气却如溪山般永恒,即使不在人间,其名仍与山川同在。
"漫郎仙去五百载,名字永与兹山垂"表达了对逝者的怀念,认为他的忠义品质超越了生死,不仅自己拥有,也影响着后人。"至今过者望卷石,森然魄动中兴碑",说明他的事迹仍然激励着后来的访客,他们的敬畏之情仿佛能触动中兴碑的灵魂。
诗人最后感叹,舂陵太守无需自矜于山林,世间并无争夺地位之人。他来到古迹之地,却遗憾地找不到原有的亭台遗迹,但蝉鸣之声引发了他的思绪,激发了创作灵感,希望元子能够理解并记录下这份情感。
整首诗以咏史抒怀的方式,赞扬了舂陵太守的人格魅力和历史地位,同时也寓含了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水天空阔,恨东风、不借世间英物。
蜀鸟吴花残照里,忍见荒城颓壁。
铜雀春情,金人秋泪,此恨凭谁雪?
堂堂剑气,斗牛空认奇杰。
那信江海余生,南行万里,属扁舟齐发。
正为鸥盟留醉眼,细看涛生云灭。
睨柱吞嬴,回旗走懿,千古冲冠发。
伴人无寐,秦淮应是孤月。
勋华相授受,谟典所具述。
其要在厥中,精一而允执。
惟诚乃能精,惟诚乃能一。
是以无党偏,是以臻正直。
三代所共守,百世不可易。
伯者假仁义,战国尚诈力。
汉唐非无君,文为事矫饰。
其能粹而王,一指不可屈。
所以无善治,循袭至今日。
纯诚而不杂,惟皇斯立极。
敛敷锡庶民,懋建昭大德。
治欲往古如,舍此他无术。
禁鼓初敲,觉六街夜悄,车马人稀。
暮天澄淡,云收雾卷,亭亭皎月如圭。
冰轮碾出遥空,无私照临千里。
最堪怜、有情风,送得丹桂香微。
唯愿素魄长圆,把流霞对饮,满泛觥卮。
醉凭栏处、赏玩不忍,辜却好景良时。
清歌妙舞连宵,踟蹰懒入罗帏。
任佳人、尽嗔我,爱月每夜眠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