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床聊一弄,秋思已千重。
萧瑟吟寒叶,微茫韵远钟。
叫云天似水,裂石夜惊龙。
莫奏单于曲,旄头照夕烽。
胡床聊一弄,秋思已千重。
萧瑟吟寒叶,微茫韵远钟。
叫云天似水,裂石夜惊龙。
莫奏单于曲,旄头照夕烽。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邓云霄所作的《闻笛二首(其二)》。诗中描绘了诗人听到笛声后引发的深沉思绪与情感波动。首句“胡床聊一弄,秋思已千重”以“胡床”为引子,暗示出一种异域风情,同时点明了季节——秋天,引发出复杂而深远的思绪。接下来的“萧瑟吟寒叶,微茫韵远钟”两句,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营造出一种凄清、悠远的氛围,寒叶的萧瑟与远处钟声的微茫相互映衬,进一步加深了诗人的孤独与感慨。
“叫云天似水,裂石夜惊龙”这两句运用了比喻和夸张的手法,将天空比作流水,夜晚的山石仿佛被惊龙撕裂,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激荡与震撼,同时也暗示了某种不寻常或超乎寻常的力量在作用。最后,“莫奏单于曲,旄头照夕烽”则以历史典故收尾,既是对笛声的回应,也是对诗人情感的一种寄托。这里引用了“单于曲”和“旄头”的意象,前者可能象征着远方的思念或战争的呼唤,后者则是古代星象中的凶兆,暗示着不安与警觉。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丰富的意象运用,展现了诗人面对自然与历史的深刻思考和独特感悟。
终风昼霾八表昏,有眼不睹东方暾。
只应门前种杨柳,山河已改枝柯存。
原田畇畇水漾漾,归来有酒盈清尊。
醉乡生死岂不好,悬书甲子明深恩。
仁人义士久黄土,丹青彷佛柴桑村。
画图不尽古今意,寒蛩夜语秋槐根。
海风撼屋屋欲摧,洪涛喷雪高崔嵬。
此人战慑心死灰,客子远来犹自哀。
故人见我颜为开,暖汤濯足酒满杯。
黄柑丹荔错落堆,饭抄云子光皑皑。
江上人谁知老朽,薄云高谊今还有。
明朝风静渡江去,兰芬上下重回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