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寇表陈情,君王诏许行。
言归拜家庆,从此谢台衡。
后乘遵鸿渚,前旌举凤城。
谢安卧东野,疏广饯西京。
八座夫人宠,三迁令母名。
有怀桑景暮,无恙板舆轻。
偕隐文焉用,閒居赋早成。
丛萱当户发,新笋傍船迎。
赠是山公杖,贻非颖叔羹。
寿觞歌白雪,扇枕及朱明。
一奏循陔咏,都令乡思生。
朝来散孔席,余亦返柴荆。
司寇表陈情,君王诏许行。
言归拜家庆,从此谢台衡。
后乘遵鸿渚,前旌举凤城。
谢安卧东野,疏广饯西京。
八座夫人宠,三迁令母名。
有怀桑景暮,无恙板舆轻。
偕隐文焉用,閒居赋早成。
丛萱当户发,新笋傍船迎。
赠是山公杖,贻非颖叔羹。
寿觞歌白雪,扇枕及朱明。
一奏循陔咏,都令乡思生。
朝来散孔席,余亦返柴荆。
这首诗描绘了大司马唐公龙为母亲归山而作的送别场景,充满了深情与敬意。诗中运用了丰富的典故和形象,如“谢台衡”、“谢安卧东野”、“疏广饯西京”,以及“山公杖”、“颖叔羹”等,展现了对母亲的深厚情感和对传统孝道的尊崇。
首句“司寇表陈情,君王诏许行”开篇即点明了唐公龙向朝廷表达归家之意,得到了君王的允许。接着,“言归拜家庆,从此谢台衡”表达了归家后的喜悦与对官场生涯的告别,体现了对家庭的重视和对官职的淡泊。
“后乘遵鸿渚,前旌举凤城”描绘了归途中的景象,以“鸿渚”、“凤城”等象征性词语,增添了画面的美感和寓意。接下来,“谢安卧东野,疏广饯西京”引用历史典故,进一步强调了对母亲的孝顺之情。
“八座夫人宠,三迁令母名”赞美了母亲的德高望重,以及家族的荣耀。“有怀桑景暮,无恙板舆轻”表达了对母亲晚年生活的关怀与祝愿。“偕隐文焉用,閒居赋早成”则流露出对母亲归隐生活的向往与期待。
“丛萱当户发,新笋傍船迎”描绘了归家时的自然美景,以“萱”、“笋”等植物象征母亲的健康与生机。“赠是山公杖,贻非颖叔羹”通过引用典故,表达了对母亲的关爱与祝福。“寿觞歌白雪,扇枕及朱明”描绘了归家后的温馨场景,以“白雪”、“朱明”等词语增添诗意。
最后,“一奏循陔咏,都令乡思生”表达了对母亲归山的感慨与思念。“朝来散孔席,余亦返柴荆”则以孔席的典故,表达了对母亲归山的尊重与理解,同时也暗示了自己将回归平凡的生活。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不仅展现了对母亲的深厚情感,也蕴含了对传统孝道的深刻理解和尊重。
喜闻吉事怕闻凶,天下人心处处同。
乍出山来言语拙,莫将刺字谒王公。
过垂虹、四桥飞雨,沙痕初涨春水。
腥波十里吴歈远,绿蔓半萦船尾。连复碎。
爱滑卷青绡,香袅冰丝细。山人隽味。
笑杜老无情,香羹碧涧,空只赋芹美。
归期早,谁似季鹰高致。鲈鱼相伴菰米。
红尘如海丘园梦,一叶又秋风起。湘湖外。
看采撷、芳条际晓随鱼市。旧游漫记。
但望里江南,秦鬟贺镜,渺渺隔烟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