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多宜高地,雨少亦宜低。
何幸今岁佳,高低泽遍齐。
不宁沾近辅,亦且达远陲。
休徵讵予致,嘉贶自天垂。
敢因弛敬心,敬怠惟自知。
雨多宜高地,雨少亦宜低。
何幸今岁佳,高低泽遍齐。
不宁沾近辅,亦且达远陲。
休徵讵予致,嘉贶自天垂。
敢因弛敬心,敬怠惟自知。
这首诗是清朝乾隆皇帝弘历所作,名为《自西海泛舟进宫见岸傍禾黍油然喜而有作二首(其二)》。全诗以雨量适宜为背景,表达了对丰收景象的喜悦和对自然恩赐的感激之情。
首句“雨多宜高地,雨少亦宜低”描绘了雨水与土地的关系,无论是雨水丰沛还是稀少,都有其适宜的土地类型。接着,“何幸今岁佳,高低泽遍齐”表达了对今年雨水恰到好处,使得高低不同的土地都能得到充分滋润的庆幸之情。
“不宁沾近辅,亦且达远陲”进一步说明了雨水的均匀分布,不仅惠及京城周边,也遍及遥远的边陲地区。接下来,“休徵讵予致,嘉贶自天垂”则表达了对这种丰收景象并非人为所致,而是上天恩赐的感慨。
最后,“敢因弛敬心,敬怠惟自知”则是提醒自己,面对如此丰饶之年,不应有所懈怠,而应时刻保持敬畏之心,认识到这一切都是上天的恩赐。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沉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规律的深刻理解以及对上天恩赐的虔诚感激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