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技文章道未尊,入时新样更难论。
鹄袍才脱须重读,六籍久为场屋昏。
小技文章道未尊,入时新样更难论。
鹄袍才脱须重读,六籍久为场屋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方岳的《送刘仲子就试(其二)》。诗中流露出对学术和文章之道的深刻理解及自我修养的严格要求。
“小技文章道未尊”,诗人表达了对于个人学问和文学造诣尚未得到社会认可的感慨,反映出一种内心的不甘平庸与追求卓越的情怀。
“入时新样更难论”,这里的“入时”指的是能够符合时代潮流,而“新样”则是诗人对于文学风格或文章内容的创新要求。诗人认为,在当下的文学环境中,既要跟上时代的步伐,又要有所创新,这是一件更加困难的事情。
“鹄袍才脱须重读”,这里的“鹄袍”是古代文人的常服,“才脱”则意味着刚刚脱下或卸下。诗人强调的是,即便是在休息之时,也要不断地回顾和研读书籍,反映出诗人对于学问修养不懈追求的态度。
“六籍久为场屋昏”,“六籍”指的是儒家经典中的《易》、《书》、《诗》、《春秋》、《仪礼》和《乐》,是古代文人的必读之物。这里,诗人感慨于自己对于这些经典的研习时间过长,以至于自己的居所(场屋)都显得昏暗,这既是对个人学业投入深度的描绘,也映射出诗人对于知识海洋的敬畏之情。
总体来说,方岳通过这首诗表达了他对于文学创作和个人修养的严苛要求,以及面对时代潮流时所表现出的自我超越与创新精神。
西风路渺雁声长,一声声断水云乡。
白云垂天波浪阔,鸿雁分飞各一方!
回翔无依在云表,老雁饥鸣雏雁小!
天边塞下稻粱肥,尚有空巢悬树杪。
旧时鸿雁是同巢,双宿双飞不忍抛。
彼鸟多情犹惜别,况君与我是同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