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上焚庭后,昆邪右衽时。
休开小月阵,罢祷拂云祠。
徒觉筋竿劲,宁闻羽檄驰。
祁连皆积雪,渠答夜应施。
老上焚庭后,昆邪右衽时。
休开小月阵,罢祷拂云祠。
徒觉筋竿劲,宁闻羽檄驰。
祁连皆积雪,渠答夜应施。
这首诗描绘了边塞战争后的景象,充满了历史的沧桑感与深沉的思考。
"老上焚庭后",老上是古代北方民族的领袖,这里借指战争的结束,庭后暗示战场的废墟,老上焚庭,象征着战争的终结与破坏。
"昆邪右衽时",昆邪是匈奴的部族之一,右衽是指服装的样式,这里描述的是战后民族融合或文化交融的场景,右衽象征着不同文化的交汇与共存。
"休开小月阵,罢祷拂云祠",小月阵和拂云祠都是古代军事和宗教活动的象征,休开和罢祷则意味着战争的停止和宗教仪式的终止,表达了对和平的渴望。
"徒觉筋竿劲,宁闻羽檄驰",徒觉筋竿劲,可能是指战后士兵们虽然身体依然强壮,但已无战争可参与;宁闻羽檄驰,表达了对战争不再发生的欣慰,同时也暗含对过去战争频繁的无奈。
"祁连皆积雪,渠答夜应施",祁连山常年积雪,象征着自然界的永恒与不变,而渠答夜应施则是对某种承诺或约定的隐喻,夜晚的承诺在雪山上似乎更加坚定。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描绘战后的场景,反映了战争的残酷与结束后的宁静,以及人们对和平的向往和对历史变迁的感慨。
东阳有逸老,雅尚在沉冥。
狂咏曾讥凤,贫帷每聚萤。
瓢声犹厌聒,鼠味肯知腥。
愤发穷三传,谋贻但一经。
仙郎真汉俊,高步涉虞廷。
起草推长策,伏蒲犯怒霆。
奉常酬壮绩,朝宁仰仪刑。
岂敢薄鸿路,其如恋鲤庭。
陈情频抗疏,予告喜扬舲。
子以卿为月,亲看寿是星。
椿萱荣暮景,冈阜祝遐龄。
茎掌携金露,华筵倒玉瓶。
齐年俱鹤发,双杖并鸠形。
诰下鸾新紫,符来乌自青。
循陔思久渴,舞綵意方宁。
菰米秋偏美,莼羹晚更馨。
君侯誇养志,明主待祈灵。
海内况多事,能容爱独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