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丝不惹东风住,和闷閒吹絮。
嫩寒犹护小窗纱,试比去年今日、瘦些些。
飞红只在回塘里,塘下差差水。
水边杜宇尽情啼,唤得春归、何似唤郎归。
游丝不惹东风住,和闷閒吹絮。
嫩寒犹护小窗纱,试比去年今日、瘦些些。
飞红只在回塘里,塘下差差水。
水边杜宇尽情啼,唤得春归、何似唤郎归。
这首《虞美人》由清代诗人厉鹗所作,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日景象与内心情感的交织。
首句“游丝不惹东风住”,以游丝轻盈的姿态,巧妙地捕捉了春风的温柔与静谧,暗示着春天的到来。接着,“和闷閒吹絮”一句,通过闲适的春风轻轻吹动柳絮,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忧郁氛围,仿佛在述说着春日里的寂寞与思绪。
“嫩寒犹护小窗纱,试比去年今日、瘦些些。”这两句将季节的更迭与个人的情感联系起来,通过比较今年与去年的体态变化,隐喻着岁月的流逝与内心的变迁,透露出一丝淡淡的哀愁。
“飞红只在回塘里,塘下差差水。”红花飘落在池塘中,水面上泛起一圈圈涟漪,这一场景既美丽又略带伤感,象征着美好事物的短暂与易逝。而“水边杜宇尽情啼,唤得春归、何似唤郎归。”则通过杜鹃鸟的啼鸣,不仅表达了对春天回归的喜悦,更寄托了对远方亲人的思念,希望他们能像杜鹃一样归来。
整首词以自然景物为载体,抒发了诗人对时光流转、季节更替以及对远方亲人的深切思念之情,语言清新雅致,情感真挚动人。
江夏无双乃吾宗,同舍颇似王安丰。
能浇茗碗湔祓我,风袂欲挹浮丘翁。
吾宗落笔赏幽事,秋月下照澄江空。
家山鹰爪是小草,敢与好赐云龙同。
不嫌水厄幸来辱,寒泉汤鼎听松风,夜堂朱墨小灯笼。
惜无纤纤来捧碗,惟倚新诗可传本。
饥欲食首山薇,渴欲饮颍川水。
嘉禾令尹清如冰,寄我南山石上耳。
筠笼动浮烟雨姿,瀹汤磨沙光陆离。
竹萌粉饵相发挥,芥姜作辛和味宜。
公庭退食饱下箸,杞菊避席遗萍齑。
雁门天花不复忆,况乃桑鹅与楮鸡。
小人藜羹亦易足,嘉蔬遣饷荷眷私。
吾闻石耳之生常在苍崖之绝壁,苔衣石腴风日炙。
扪萝挽葛采万仞,仄足委骨豺虎宅。
佩刀买犊剑买牛,作民父母今得职。
闵仲叔不以口腹累安邑,我其敢用鲑菜烦嘉禾。
愿公不复甘此鼎,免使射利登嵯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