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来何处不徜徉,隐几长消半篆香。
深喜山阿无怨鹤,却悲歧路有亡羊。
百年真觉生为寄,三窟为营醉作乡。
高卧北窗风暂至,犹能一枕到羲皇。
归来何处不徜徉,隐几长消半篆香。
深喜山阿无怨鹤,却悲歧路有亡羊。
百年真觉生为寄,三窟为营醉作乡。
高卧北窗风暂至,犹能一枕到羲皇。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李予望的《北归漫兴(其四)》,作者以闲适的笔触描绘了归隐生活中的心境。首句“归来何处不徜徉”表达了诗人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无论身在何处都能悠然自得。接下来,“隐几长消半篆香”描绘了诗人坐在几案旁,享受着淡淡香气,时间仿佛在静谧中悄然流逝。
“深喜山阿无怨鹤,却悲歧路有亡羊”两句,通过“无怨鹤”象征隐居生活的宁静与和谐,而“有亡羊”的歧路则寓言人生的迷茫和失去方向,流露出淡淡的哀愁。诗人感慨人生短暂,意识到百年光阴如寄,因此选择以醉酒和营造多处居所(“三窟为营醉作乡”)来寻求心灵的寄托。
最后,“高卧北窗风暂至,犹能一枕到羲皇”描绘了诗人躺在北窗下,任凭微风吹过,思绪飘向远古的羲皇时代,表达了对理想化简生活的向往,以及对自然与宁静的深深眷恋。
总的来说,这首诗展现了诗人归隐后的闲适生活,既有对现实的感慨,又有对理想世界的追求,体现了清人隐逸诗风的特点。
小艇一叶轻,穿波驶如箭。
携将联吟侣,三潭游历遍。
借彼德生堂,团圞开华宴。
芰荷未著花,风来叶频颤。
纤鳞聚族多,喷沫银浪溅。
返照入潭心,万匹滉金练。
凭栏立移时,心摇更目眩。
澄影写心心,鉴光窥面面。
何时踏月来,吟秋聚名媛。
寿师昔放生,乐善意不倦。
旧迹久荒凉,葑根簇湖堰。
犹幸去年夏,胜境重修缮。
川泳鲂鱮乐,云飞鸿鹄便。
生机溢湖澳,空明融一片。
缅彼大悲心,千载犹如见。
当头明月淡遥空,折柳歌骊曲未终。
惜别本无儿女态,联吟喜有父兄同。
装轻半载诗书画,道远还愁雨雪风。
十里花田烟树里,洋桃水碧佛桑红。
休嗟凤泊与鸾飘,一叶帆飞廿四桥。
旧梦已怜池草冷,离魂拚共蜡花消。
乡关日远鸳鸯水,海国烟寒玳瑁潮。
料得情深非久别,莫教再瘦到吟腰。
晨昏须博老亲欢,岭表风光任饱看。
丹荔绿榕堪入画,珠蚶花蛤好加餐。
屈伸未免依人苦,冷暖应知作客难。
珍重临歧无别语,早将尺素报平安。
不尽离愁宛转思,到时应在早春时。
满篮香露花含笑,一路青山鸟画眉。
得意何妨归缓缓,关心惟愿去迟迟。
素馨抹丽珠娘舫,好谱风华绝妙词。
《送外侍翁大人并子虔兄公入粤》【清·何佩玉】当头明月淡遥空,折柳歌骊曲未终。惜别本无儿女态,联吟喜有父兄同。装轻半载诗书画,道远还愁雨雪风。十里花田烟树里,洋桃水碧佛桑红。休嗟凤泊与鸾飘,一叶帆飞廿四桥。旧梦已怜池草冷,离魂拚共蜡花消。乡关日远鸳鸯水,海国烟寒玳瑁潮。料得情深非久别,莫教再瘦到吟腰。晨昏须博老亲欢,岭表风光任饱看。丹荔绿榕堪入画,珠蚶花蛤好加餐。屈伸未免依人苦,冷暖应知作客难。珍重临歧无别语,早将尺素报平安。不尽离愁宛转思,到时应在早春时。满篮香露花含笑,一路青山鸟画眉。得意何妨归缓缓,关心惟愿去迟迟。素馨抹丽珠娘舫,好谱风华绝妙词。
https://shici.929r.com/shici/mWBZPvQ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