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炎氛十丈红,仙人曾此有神功。
云随鸾鹤飞丹篆,雨挟蛟龙出贝宫。
星汉水流天上下,稻畦香动?南东。
白头野老歌仁惠,击壤清时祝岁丰。
海上炎氛十丈红,仙人曾此有神功。
云随鸾鹤飞丹篆,雨挟蛟龙出贝宫。
星汉水流天上下,稻畦香动?南东。
白头野老歌仁惠,击壤清时祝岁丰。
这首诗描绘了海上炎热的景象,通过“十丈红”这一形象化的描述,展现出夏日炎炎的氛围。接着,诗人引入仙人与神功的传说,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云随鸾鹤、雨挟蛟龙的描写,既展现了自然界的壮丽景象,也寓意着神力的显现。
“星汉水流天上下,稻畦香动南东”,这两句将自然景观与农事活动巧妙结合,星空与流水仿佛在天地间自由流淌,稻田的香气则从南方飘向东方,生动地展现了丰收的景象和季节的美好。
最后,“白头野老歌仁惠,击壤清时祝岁丰”两句,通过老者击壤而歌,表达了对仁政的颂扬和对年景丰饶的祝愿,体现了古代社会中人们对和谐、富足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丰富的想象和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充满神话色彩与现实生活的画卷,展现了明代文人对于自然、社会以及理想生活的独特感悟。
石上搆层阁,便以石为柱。
千载□栋梁,岂有□危惧。
苔壁绝人踪,虹桥横鸟路。
攀涉惬所怀,幽奇未尝遇。
迥然半空里,物象竞相助。
云外见孤峰,林端悬瀑布。
引望无不通,兹焉倍多趣。
徒□欲忘归,衣裳湿烟雾。
昔日谢安石,求为淮海人。
仿佛新亭岸,犹言洛水滨。
南冠今别楚,荆玉遂游秦。
倘使如杨仆,宁为关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