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静夜酬通上人问疾》
《静夜酬通上人问疾》全文
唐 / 钱起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东林生早凉,高枕远公房。

大士看心后,中宵清漏长。

惊蝉出暗柳,微月隐回廊。

何事沈痾久,含毫问药王。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jìngchóutōngshàngrénwèn
táng / qián

dōnglínshēngzǎoliánggāozhěnyuǎngōngfáng
shìkànxīnhòuzhōngxiāoqīnglòucháng

jīngchánchūànliǔwēiyuèyǐnhuíláng
shìshěnjiǔshèháowènyàowáng

翻译
东林寺里早早感受到清凉,高高的枕头睡在远离尘世的僧房。
在观想心中智慧之后,深夜的滴漏显得格外漫长。
受惊的蝉从昏暗的柳树中飞出,微弱的月光隐藏在曲折的回廊中。
为何我长久病痛不愈,提笔向药王菩萨询问良方。
注释
东林:指东林寺。
早凉:清晨的凉意。
高枕:高高的枕头。
远公房:远离世俗的僧人居室。
大士:菩萨,此处指药师佛。
看心:观想内心。
清漏长:滴漏声长,形容夜深。
惊蝉:受惊的蝉。
暗柳:昏暗的柳树。
微月:微弱的月光。
回廊:曲折的走廊。
沈痾:久病不愈。
含毫:提笔。
药王:药王菩萨,医药之神。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的夜晚景象,诗人在深夜时分思念远方的朋友,并通过自然景物表达了自己的情感。诗中“东林生早凉”开篇,便设定了一个清凉宁静的夜晚场景,而“高枕远公房”则透露出诗人对远方友人的思念。

“大士看心后,中宵清漏长”一句,不仅点明了时间是在深夜,而且通过“大士”的自称,表达了一种超然物外的境界。同时,“心后”二字暗示诗人在静谧的夜晚深处审视自己的内心世界,而“中宵清漏长”则描绘了时间的流逝和夜晚的寂静。

“惊蝉出暗柳,微月隐回廊”这两句,更是以生动的笔触勾勒出了夜景。蝉虫在柳树间偶尔发出惊鸣,而微弱的月光则穿过回廊,营造了一种神秘而又静谧的氛围。

最后,“何事沈痾久,含毫问药王”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关切。诗人询问友人为何病症缠绵不愈,同时也透露出自己在深夜里思念朋友、关心朋友健康的温暖情感。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静谧的夜晚景象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内心世界的宁静与友情的深厚。

作者介绍
钱起

钱起
朝代:唐   字:仲文   籍贯:吴兴(今浙江湖州市)   生辰:722?—780年

钱起(722?—780年),字仲文,汉族,吴兴(今浙江湖州市)人,唐代诗人。早年数次赴试落第,唐天宝十年(751年)进士,大书法家怀素和尚之叔。初为秘书省校书郎、蓝田县尉,后任司勋员外郎、考功郎中、翰林学士等。曾任考功郎中,故世称“钱考功”。代宗大历中为翰林学士。他是大历十才子之一,也是其中杰出者,被誉为“大历十才子之冠”。又与郎士元齐名,称“钱郎”,当时称为“前有沈宋,后有钱郎。
猜你喜欢

颐志堂

屏峰曲抱林庐,镜渚清涵绮疏。

或牝或牡过鹿,曰潜曰跃任鱼。

枕流漱石非彼,对时育物惟予。

悦目无过山水,赏心祗有诗书。

(0)

题西湖十景叠旧作韵·其二柳浪闻莺

虚传公子号衣金,不见闻声绿树深。

我岂戴颙閒逸者,双柑无复往寻林。

(0)

润州道中杂咏八首·其六华阳馆

双牛画罢去飘然,不鍊还丹亦上仙。

试看桥东银杏在,绿阴岂复异当年。

(0)

策马过宝应县

閤闾坐露冕,犹觉隔河遥。

傍岸泊兰楫,观民扬玉镳。

人烟依旧庶,灾疫以时消。

吁祷吾虽久,还因天眷邀。

(0)

草色

草色南来日见添,绿含生意入舆幨。

平平铺毯烟低缕,滟滟擎珠露在尖。

堤外每教迟白舫,陌头还看映青帘。

当春细物均知乐,嗟我灾民未引恬。

(0)

过景州

晓春薄寒峭,驿路惠风柔。轻?临脩市,前驱指德州。

村烟暗柳眼,塔影矗城头。

菆井民风验,灯棚节物酬。

群黎来不约,一老溘无留。

故旧凄然眷,谁真佺羡俦。

(0)
诗词分类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诗人
李格非 刘光祖 崔融 呼文如 陈耆卿 曹端 陆树声 吕蒙正 辅广 高珩 董思恭 吴锡麒 宋江 蔡允恭 陈寿 惠洪 阮瑀 赵彦昭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