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咏怀答宋天章》
《咏怀答宋天章》全文
元 / 张羽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良辰谁不乐,游子独慨慷。

慨慷亦何为,感物怀故乡。

故乡乱庶已,欲往川无梁。

安得晨风翼,鴥彼西南翔。

出门遇行客,言曾历我疆。

宫室尽为墟,城郭徒悲凉。

访子平生亲,白骨委榛荒。

君子志四海,小人怀一方。

勋名愧远图,岂必梓与桑。

游子不能答,涕下沾衣裳。

叶落粪本根,狐死首山冈。

所生良可乐,贫贱乃其常。

(0)
鉴赏

这首诗名为《咏怀答宋天章》,是元末明初诗人张羽的作品。诗中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深思念和对世事变迁的感慨。

首句“良辰谁不乐,游子独慨慷”,开篇即点出主题,良辰美景,众人皆欢,唯独游子心怀感慨。接着,“慨慷亦何为,感物怀故乡”进一步阐述了游子之所以感慨的原因——感念万物,怀念故乡。随后,“故乡乱庶已,欲往川无梁”描绘了故乡的动荡不安,以及游子想要返回却无法跨越的困境。接下来,“安得晨风翼,鴥彼西南翔”表达了游子渴望借助晨风之力,飞向西南故乡的愿望。

“出门遇行客,言曾历我疆”描述了游子在外出时遇到的行客,对方曾经过游子的家乡,而家乡如今已是满目疮痍。“宫室尽为墟,城郭徒悲凉”进一步描绘了家乡的破败景象,昔日繁华已成过往,只剩下一片凄凉。“访子平生亲,白骨委榛荒”则通过询问老友的遭遇,揭示了家乡人民的苦难生活,亲朋好友的骨骸散落在荒野之中。

“君子志四海,小人怀一方”对比君子与小人的不同志向,君子胸怀天下,小人则局限于一己之私。“勋名愧远图,岂必梓与桑”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功名的谦逊态度,认为真正的功名并非仅仅在于物质上的富足,而在于内心的满足和平静。“游子不能答,涕下沾衣裳”写出了游子面对故乡的现状,无法给出答案,只能泪流满面。

最后,“叶落粪本根,狐死首山冈”以自然现象比喻人生,落叶归根,狐狸死后头朝山冈,象征着生命的终结和回归。“所生良可乐,贫贱乃其常”则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乐观态度,即使身处贫贱,也能找到快乐,这是人生的常态。

整首诗情感深沉,通过对故乡的怀念和对世事变迁的感慨,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和深刻的人生哲思。

作者介绍
张羽

张羽
朝代:元

张羽(1333-1385)元末明初文人。字来仪,更字附凤,号静居,浔阳(今江西九江)人,后移居吴兴(今浙江湖州),与高启、杨基、徐贲称为“吴中四杰”,又与高启、王行、徐贲等十人,人称“北郭十才子”,亦为明初十才子之一。官至太常丞,山水宗法米氏父子,诗作笔力雄放俊逸。张羽好著述,文辞精洁典雅,诗咏深思冶炼,朴实含华。书法纤婉有异趣,仿佛谢庄月赋。隶书效法韩择木、楷书临摹王羲之曹娥碑,虽未精极,却能离俗而入于雅。画山水法米氏父子及高克恭,笔力苍秀,品在方从义上。 
猜你喜欢

张家渡

半璧残山可奈何,虞渊日挽鲁阳戈。

小朝莫挽偏安局,大节无惭正气歌。

曾读遗文钦凛烈,相传故里幸经过。

停舟渡口空怀古,呜咽滩声感恨多。

(0)

辛酉首夏述怀五首·其一

江关萧瑟恨何如,避寇偏难更卜居。

得福转因亡塞马,馀殃尚恐及池鱼。

堪嗟人事多迁变,空望妖氛尽剿除。

太息莺花歌舞地,三吴回首尽成墟。

(0)

雨后由众兴抵顺河集旅舍烦郁走笔书壁

秋霖虽止晴色微,低烟亘冱笼晚霏。

道旁积水深没踝,濛濛时尚沾车帏。

疲骡努力汗被靷,车中瑟缩拥湿衣。

百里朝发迫日暮,近村灯火光依依。

逆旅庭坳泛泥漉,暗檐蝙蝠惊人飞。

下车小憩酌浊酒,坐看泥豕拖潦归。

仆夫太息祝天霁,乃复时坠雨点稀。

明朝霁否未可卜,计程恐与心相违。

忽忆已是中秋节,月色苦被痴云围。

极目燕山在西北,阴晴千里果是非。

遥知老母盼游子,稚女亦解望清晖。

安得西风起天末,吹散沈翳如一挥。

长天空明绝遮蔽,周道如砥其庶几。

行者无忧居者乐,吾之受赐不己肥。

吁嗟世路本多阻,能如意事尤几希。

诗成书壁更漏转,风声飒飒敲窗扉。

(0)

题恽孟乐同年宣南话别图卷

霓咏追思五十年,一麾江海去联翩。

凄音早咽山阳笛,遗墨还留灞岸篇。

破碎河山更浩劫,雕零朋辈剩孤弦。

多情小阮劳存问,话到黄垆倍黯然。

(0)

曹纕蘅春曹话旧图二首·其一

前有渔洋后定庵,题名仪式昔曾谙。

看花君已成婪尾,风月南宫尚可谈。

(0)

送从弟实甫柩归里二首·其二

生就穷愁骨,髫年事苦吟。

最怜依砌响,饶有出尘心。

薄福天原定,遗经绪渐沈。

增吾身世感,灯火黯秋阴。

(0)
诗词分类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诗人
陆轸 宋光宗 赵必象 顾德辉 袁袠 夏明翰 马君武 瞿秋白 雍正 李大钊 蔡和森 周文雍 熊亨瀚 罗学瓒 恽代英 杨匏安 刘伯坚 邓中夏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