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刹层峰上,危栏净界中。
登临近霄汉,子细见伊嵩。
谷迥传清梵,川长没远鸿。
黄昏不忍去,月在石楼东。
宝刹层峰上,危栏净界中。
登临近霄汉,子细见伊嵩。
谷迥传清梵,川长没远鸿。
黄昏不忍去,月在石楼东。
这首诗描绘了文彦博在宋朝时期登临广化阁时所见的壮丽景色。诗人站在宝刹之巅,危栏旁侧,置身于清净的境界之中,仿佛与天际相连。他细致地观察着伊嵩山的轮廓,感受山谷间传来的清雅梵音,以及远处飞鸿的渺小身影。黄昏时刻,诗人不舍离去,月光洒落在石楼之上,为这幅画面增添了几分静谧与神秘。
此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登高望远的壮阔景象和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感慨,体现了古代文人对自然美景的深刻感悟和赞美。
坐将文教镇藩维,花满东南圣主知。
公务肯容私暂入,丰年长与德相随。
无贤不是朱门客,有子皆如玉树枝。
自爱此身居乐土,咏歌林下日忘疲。
世路□□久,嗟君进取身。
十年虽苦志,万里托何人。
处困非乖道,求名本为亲。
惟应□□意,先与化龙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