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亨杞下第作诗示之》
《亨杞下第作诗示之》全文
宋 / 司马光   形式: 排律  押[真]韵

清白君家旧,文章时态新。

何妨偶蹉跌,未必遂沈沦。

莫叹科名晚,惟忧道谊贫。

进修专在已,得失尽由人。

孝友亦为政,箪瓢足养亲。

那将少年泪,容易辄伤春。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hēngxiàzuòshīshìzhī
sòng / guāng

qīngbáijūnjiājiùwénzhāngshítàixīn

fángǒucuōdiēwèisuìchénlún

tànmíngwǎnwéiyōudàopín

jìnxiūzhuānzàishījìnyóurén

xiàoyǒuwèizhèngdānpiáoyǎngqīn

jiāngshǎoniánlèiróngzhéshāngchūn

翻译
你家世代清白,文章新颖不断。
偶尔失误无妨,不必就此沉沦。
不必哀叹功名来得晚,只忧虑道德修养的贫瘠。
个人修行关键在于自己,成败全在人为。
孝顺父母、友爱兄弟也是治国之道,简朴生活也能养亲。
不应轻易为青春泪水伤春悲秋。
注释
清白:指家庭或人的品行纯洁无暇。
文章:这里指学问和文学作品。
蹉跌:失误或挫折。
沈沦:陷入困境或失败。
科名:科举考试的名次。
道谊:道德情谊。
进修:自我提升,修养。
孝友:孝顺父母,友爱兄弟。
箪瓢:形容生活简朴,仅够温饱。
那将:何必,不应。
鉴赏

这首诗是一位文人在表达自己的学识、才情和处世态度的同时,抒发了对科举与个人修养的深刻认识。诗中的“清白君家旧”、“文章时态新”两句,说明诗人出自清白之家,且有着不断更新的文学创作。接着,“何妨偶蹉跌,未必遂沈沦”表达了面对挫折和失败时的坦然与积极态度。

“莫叹科名晚,惟忧道谊贫”则透露出诗人对于科举成就不以时间为念,只担心的是自己的品德修养不足。紧接着,“进修专在已,得失尽由人”强调了个人努力和选择的重要性,对于成败得失持有一种宿命论的态度。

“孝友亦为政,箪瓢足养亲”表达了诗人对家庭责任和社会关系的重视,将孝顺父母和维护朋友间的情谊视作个人品德的一部分。最后,“那将少年泪,容易辄伤春”则是诗人对于青春易逝、感情易伤的感慨。

整首诗通过对生活、学问与情感的反思,展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和价值观念,是一篇融合了个人修养、社会责任和文学追求的佳作。

作者介绍
司马光

司马光
朝代:宋   字:君实   号:迂叟   籍贯: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   生辰:1019年11月17日-1086年

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10月11日),字君实,号迂叟。汉族。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世称涑水先生。北宋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宋仁宗宝元元年(1038年),司马光登进士第,累进龙图阁直学士。宋神宗时,因反对王安石变法,离开朝廷十五年,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
猜你喜欢

菩萨蛮

梨云漠漠围春院。药炉茗碗温存惯。风雨又黄昏。

有人深闭门。落花流水去。忽忆年时句。

灯炉不禁挑。玉钗何忍敲。

(0)

南歌子

嫩雨消残暑,哀蝉噪夕阳。一夕寒吹扑空廊。

剪剪轻罗侥幸、试新凉。竹坞玲珑碧,荷亭缥缈香。

水晶为枕玉为床。放下帘钩随意、梦潇湘。

(0)

夜飞鹊.七夕怀诸姊妹和茹馨姑母原韵

长天已无暑,佳节仙期。妆罢自启帘帏。

双星拜后漏声静,筵前凉气侵衣。

飞萤乍来忽去,望银河浅淡,凤驾将移。

含情不语,逐浮云、冉冉来时。

回首旧年情绪,今夕尽安排,花果蛛丝。

何意关山阻隔,清辉难见,尺素偏稀。

秋容似洗,爱如钩、月影迟迟。

奈纷然离思,排排不去,转蹙双眉。

(0)

满江红.夏夜忆慎娟大姊

小雨初残,蕉窗外、炎威半歇。

试起捲、湘帘闲望,碧天如抹。

一树蝉声清冷露,满庭花影婵娟月。

最关情、栀子送清香,离愁结。封书字。空亲切。

思君意,难安贴。忆当年,绣阁相依时节。

秀句频敲元话好,瑶琴漫谱清音彻。

怅而今、云水隔千重,何能越。

(0)

临江仙.暮春怀六皆妹

烟柳丝丝青妥,风花点点红稀。怀君无绪启罗帏。

看它新燕子,仍向旧巢飞。

长日共拈彤管,闲时静理金徽。而今回首思依依。

春光看又尽,何日见清辉。

(0)

南歌子.病中对水仙

旭日开冰镜,微风暖玉柯。雪晴庭院喜春和。

可奈年衰心倦、病如何。梦醒莲筹促,愁深竹叶多。

盈盈无语助清歌。应信惊鸿仙□、乍凌波。

(0)
诗词分类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诗人
韩翃 于右任 徐鹿卿 史达祖 揭傒斯 冯煦 李鸿章 岑安卿 施肩吾 曹雪芹 江淹 廖刚 严羽 刘秉忠 武元衡 柳宗元 高攀龙 吾丘衍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