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胡司徒致仕》
《送胡司徒致仕》全文
明 / 罗钦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寿篇恳著留公句,公竟投簪可奈何。

林下清风应更远,镜中疏鬓未全皤。

功成不负官曹重,身退还膺宠命多。

却把钓游寻往迹,携竿重去弄晴波。

(0)
鉴赏

此诗为明代罗钦顺所作《送胡司徒致仕》。诗人以深情之笔,描绘了对即将退休的胡司徒的深切关怀与不舍之情。诗中不仅表达了对胡司徒功业成就的赞誉,也对其归隐生活的向往与祝福。

首联“寿篇恳著留公句,公竟投簪可奈何”,开篇即道出对胡司徒的敬仰与惋惜。寿篇中恳切地希望他留下更多的诗句,然而面对胡司徒最终选择归隐,诗人不禁感叹,表达了一种既羡慕又无奈的情感。

颔联“林下清风应更远,镜中疏鬓未全皤”,进一步描绘了胡司徒归隐后的宁静生活。林下的清风象征着自由与超脱,而镜中的疏鬓则暗示岁月的流逝。这两句既是对胡司徒归隐生活的美好想象,也是对时光易逝的感慨。

颈联“功成不负官曹重,身退还膺宠命多”,赞美了胡司徒在官场上的成就与贡献,同时也表达了对他归隐后仍能享受荣誉与尊重的祝福。这不仅是对胡司徒个人品质的肯定,也是对官员们在追求功名的同时,不忘本心,保持人格独立的倡导。

尾联“却把钓游寻往迹,携竿重去弄晴波”,以生动的细节描绘了胡司徒归隐后的生活场景——钓鱼、游水,寻找过去的足迹,享受自然的乐趣。这一联充满了对闲适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展现了诗人对胡司徒归隐生活的美好祝愿。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场景刻画,展现了对胡司徒归隐生活的向往与祝福,同时也蕴含了对人生价值的深刻思考。

作者介绍

罗钦顺
朝代:明

(1465—1547) 明江西泰和人,字允升,号整庵。弘治六年进士。授编修,迁南京国子监司业,以实行教士。忤刘瑾,革职为民。瑾诛复官,累迁吏部右侍郎。世宗即位,擢吏部尚书,以与张璁、桂萼同朝为耻,辞归。家居二十年,潜心性理之学。初笃信佛学,后舍弃。认为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废一不可,卒谥文庄。有《困知记》、《整庵存稿》。
猜你喜欢

示求禅者

灵光一点自分明,照破众生违顺情。

拶看通身开正眼,方能日午打三更。

(0)

灵岩披云台十颂·其八

禅门难得好儿孙,逐句寻言总失真。

山是山兮水是水,莫将情解斗尖新。

(0)

省缘·其三

学道先须要省缘,省缘一法最安然。

有来有往有违顺,无往无来无过愆。

(0)

拟寒山寺·其一二二

劝汝谛观身,此身真可恶。

上下九个孔,臭秽常流注。

内外四条蛇,轻躁不停住。

智者善思惟,莫被皮囊误。

(0)

拟寒山寺·其七十八

世人无慈悲,恣情为杀害。

吃肉如大虫,唯誇牙齿快。

不念众生苦,畅我个皮袋。

皮袋暂时肥,须臾却败坏。

(0)

拟寒山寺·其十八

忽闻贼杀人,吞声眉已皱。

不知杯中羹,甘肥自何有。

汝身既怕死,物命亦爱寿。

彼此莫相杀,且要无身后。

(0)
诗词分类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诗人
费祎 陈夔龙 戴明说 宋绶 蔡琰 钟离权 哥舒翰 冯小青 葛洪 王赞 韩熙载 田为 苏易简 毌丘俭 朱高炽 李宗谔 宋璟 刘采春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