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艳艳。江上晚山三四点。柳丝如剪花如染。
香闺寂寂门半掩。愁眉敛。泪珠滴破胭脂脸。
春艳艳。江上晚山三四点。柳丝如剪花如染。
香闺寂寂门半掩。愁眉敛。泪珠滴破胭脂脸。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日江上晚景的图画,通过对自然美景和人物内心世界的细腻描写,展现了作者独到的艺术魅力。
“春艳艳”一句简洁而富有感染力地传达了春天万物复苏、生机勃勃的气息。紧接着,“江上晚山三四点”则为我们描绘出了一幅时光静谧的画面,诗人在黄昏时分所见到的山影,似乎带有几分淡淡的忧郁。
“柳丝如剪花如染”中,柳絮随风飘散,如同轻柔的剪刀切割着空气,而那些细小的春花则像是被轻巧地染上了一抹色彩。这里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描绘,更是诗人情感的投射,那些细腻而微妙的情感,如同柳絮和花瓣一般,难以捉摸。
“香闺寂寂门半掩”一句则转向了室内的宁静与私密。香闺指的是女子居住的地方,这里却是寂寂无声,只有门半掩,透露出一种期待与不安的心情。
最后,“愁眉敛。泪珠滴破胭脂脸”中,诗人通过“愁眉”的形象传达了内心的忧伤,而“泪珠滴破胭脂脸”则更深刻地揭示了女性在社会和情感压力下的脆弱与痛楚。泪水打破了精心装饰的妆容,展现了一种无法掩饰的情感崩溃。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春日景色的描写,揭示了女性内心的孤独、忧伤和脆弱,是一首充满情感色彩的佳作。
光风吹香洗游尘,兰花隐芳莸笑人。
翠露沉沉玉环冷,忘言坐视空山春。
几回清梦度荆楚,欲问三闾杳无所。
空将幽意寄离骚,暮云凄堕湘皋雨。
古怀潇洒千馀年,忠义漫作虚语传。
人间蜂蝶何翩翩,抚卷对花空自怜。
冰姿琼骨净无瑕,竹外溪边处士家。
若使牡丹开得早,有谁风雪看梅花。
萱草堂开,仙姿秀、金枝玉叶。
亲曾映、尧阶三月,蓂舒六荚。
荣侍早随台辅鼎,长生已镂天潢牒。
自当年、苹藻俪勋门,能循法。掌中贵,双珠握。
慈训笃,家传学。信陶亲圭母,要还相业。
最好鳌头攀盛事,只今鹤发承殊渥。
任年年、王母献蟠桃,金书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