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竹》
《竹》全文
唐 / 郑谷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冬]韵

宜烟宜雨又宜风,拂水藏村复间松。

移得萧骚从远寺,洗来疏净见前峰。

侵阶藓拆春芽迸,绕径莎微夏荫浓。

无赖杏花多意绪,数枝穿翠好相容。

(0)
注释
宜:适宜。
风:风。
拂:轻轻吹过。
水:水面。
藏:隐藏。
村:村庄。
复:又。
间:间隔。
松:松树。
萧骚:形容寂静或清冷。
远寺:远处的寺庙。
洗:洗净。
疏净:稀疏而洁净。
前峰:前方的山峰。
侵:侵入。
阶:台阶。
藓:青苔。
拆:裂开。
春芽:春天的新芽。
迸:生长、冒出。
绕径:环绕小径。
莎:莎草。
夏荫:夏季的阴凉。
浓:浓厚。
无赖:形容杏花的活泼。
杏花:杏花。
意绪:情感。
穿:穿过。
翠:绿色。
相容:和谐相处。
翻译
适宜烟雨又适合轻风,轻轻吹过水面,隐藏在村庄和松林之间。
从远处的寺庙移来这份宁静,洗净后清晰地映照出前方的山峰。
春天,青苔沿着台阶裂开,新芽生机勃勃;夏天,小径两侧莎草茂盛,绿荫深深。
顽皮的杏花满含情感,几枝探出翠绿丛中,显得和谐美好。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自然风光图景,通过对烟、雨、风等自然元素的描述,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情感寄托。

"宜烟宜雨又宜风,拂水藏村复间松。" 这两句诗通过对不同天气条件下的景象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和谐、平衡状态的喜爱。烟、雨、风各有其独特之美,它们共同营造出一幅宁静与生机并存的画面。

"移得萧骚从远寺,洗来疏净见前峰。" 这两句则将视角转向远处,诗人捕捉了远寺萧骚之声,以及清洁而明朗的山峰景致。这里的“洗来”二字,形象地表达了雨水带来的清新感。

接下来的"侵阶藓拆春芽迸,绕径莎微夏荫浓。" 描写了春天草木生长的情景,“藓”、“莎”都是细小的植物名称,通过它们的繁盛,展现出春意盎然的景象。

最后,"无赖杏花多意绪,数枝穿翠好相容。" 这两句诗则聚焦于杏花,表达了对美好事物不舍昼夜的情感,以及对杏花间错杂生长、相互扶持的欣赏。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流露,展现出诗人深厚的自然情怀和审美追求。

作者介绍
郑谷

郑谷
朝代:唐   字:守愚   号:“芳林十哲”   籍贯:江西宜春市袁州区   生辰:约851~910

郑谷(约851~910)唐朝末期著名诗人。字守愚,汉族,江西宜春市袁州区人。僖宗时进士,官都官郎中,人称郑都官。又以《鹧鸪诗》得名,人称郑鹧鸪。其诗多写景咏物之作,表现士大夫的闲情逸致。风格清新通俗,但流于浅率。曾与许裳、张乔等唱和往还,号“芳林十哲”。原有集,已散佚,存《云台编》。 
猜你喜欢

送张君河朔之行

尝闻此道春来迟,山中积雪埋狐狸。

黄河三月冰正合,朔风凛凛吹人衣。

吁嗟客路正寒苦,数千里外将何为。

答云此去非徒尔,有如羽翼投高枝。

主人之贤闻天下,出门舍此将安之。

嗟予赠此复何说,少年养取胸中奇。

古人之学不可废,丈夫之操不可移。

江淮之上亲且老,临行须约将归时。

边城吹角客心乱,此时应望东南飞。

(0)

送程给事知越州

飘飘清骨倦黄扉,想见蓬莱出一麾。

流壑秀岩饶胜赏,过家上冢喜频归。

如淮公酿年来富,斗虎巨螯秋正肥。

张翰思鲈方鼓颔,都门将别欲东飞。

(0)

次韵和张元常中秋夜不见月

月色初无别,人心自有分。

长令照清夜,犹胜掩重云。

老去欢难强,衰来饮易醺。

君家富歌管,独不使人闻。

(0)

奉祠东太乙宫七首.五言读道书一首

甘泉三日斋,读尽群王书。

天风起寒门,便欲凌太虚。

顾身无羽翼,叹息知何如。

(0)

七言何公南秘阁公会

公从书阁登词掖,西帅重归始五年。

当日诸寮半荣落,后来几辈杂愚贤。

斋前花树多新植,架上尘签乱旧编。

嘉遇荣名时所贵,从容感咏属觞篇。

(0)

题滴水岩·其二

岩上流泉滴滴来,史君岩下宴频开。

衰翁閒局官清淡,不许听歌醉玉杯。

(0)
诗词分类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诗人
晁错 班昭 刘恒 刘秀 甄氏 祢衡 刘启 邹阳 班彪 路温舒 戴圣 向秀 鸠摩罗什 左丘明 韩非 庄周 李耳 荀子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