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蔡州三首·其二》
《蔡州三首·其二》全文
宋 / 孔武仲   形式: 古风

狂霖出群山,夜半击堤口。

水横溢陵阿,馀波犹怒吼。

东村五百户,一塌如摧朽。

硉兀声如雷,牛马不及走。

壮者上枝柯,幼子浮罂缶。

惊逐吞天澜,儿犹闯其母。

旁人避形迹,睨视谁敢救。

冻馁何足言,馀生岂能久。

人云淮西水,如此昔未有。

我生真厄穷,出与此灾偶。

晨兴得枯槎,泛若上牛斗。

独济恐难安,人危敢援手。

(0)
翻译
暴雨从群山间涌出,半夜冲击着河堤口。
洪水漫过丘陵,余波仍然怒吼不止。
东村那五百户人家,瞬间如同被摧毁的朽木。
洪水声势如雷,连牛马都难以逃脱。
强壮的人攀爬树枝,小孩们乘着瓦罐漂流。
他们惊慌地追逐洪流,孩子甚至冲向母亲。
旁观者躲避,不敢上前救援。
寒冷饥饿无需多言,剩下的生命还能维持多久呢。
人们都说淮西的水灾,前所未见如此严重。
我的一生真是困厄,恰巧遭遇这场灾难。
清晨起来发现一根枯木,只能像牛斗一样漂浮。
独自一人渡过恐怕难保安全,他人身处危险,我怎敢不伸出援手。
注释
狂霖:猛烈的暴雨。
陵阿:丘陵。
一塌如摧朽:全部崩溃如同朽木。
硉兀:形容声音宏大。
罂缶:瓦罐。
吞天澜:吞没天空的大浪。
避形迹:隐藏身形。
冻馁:寒冷饥饿。
淮西:地名,淮河西部。
厄穷:困厄贫穷。
枯槎:枯木。
牛斗:星宿名,比喻广阔的水域。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突如其来的洪水带来的灾难场景,通过对比和夸张的手法,展现了自然力量的强大与人类在面前的无力感。诗人以激烈的笔触勾勒出狂风暴雨、山洪爆发的情景,以及洪水带给村庄和人民的毁灭性打击。

"狂霖出群山,夜半击堤口" 描述了突如其来的大雨如何在深夜中猛烈地冲击着河堤,显示出自然力量的不可抗力。紧接着的"水横溢陵阿,馀波犹怒吼" 强调了洪水的狂暴与破坏性,它不仅淹没了田野,还连绵不断地发出咆哮声。

"东村五百户,一塌如摧朽" 描写了洪水对村庄造成的毁灭,整个村庄在一夜之间化为废墟。"硉兀声如雷,牛马不及走" 则形象地描绘出灾难来临时的恐慌与混乱,即便是速度较快的牛马也来不及逃脱。

接下来的几句 "壮者上枝柯,幼子浮罂缶。惊逐吞天澜,儿犹闯其母" 描写了人们在灾难中的无助与恐慌,连最基本的生存条件都无法保障。

"旁人避形迹,睨视谁敢救" 显示出周围的人们都躲藏起来,没有人敢于冒险去救援。紧接着的 "冻馁何足言,馀生岂能久" 则表达了对于灾后重建的无奈与悲观。

最后几句 "人云淮西水,此昔未有。我生真厄穷,出与此灾偶。晨兴得枯槎,泛若上牛斗" 表示诗人对这场灾害的历史罕见性有深刻感受,并且认为自己的出生与这样的灾难不期而遇,是命运多舛。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灾害的描绘,传达了对于生命无常和人类在大自然面前的渺小之感。

作者介绍

孔武仲
朝代:宋   字:常父   籍贯:宋临江新淦   生辰:1041—1097

(1041—1097)宋临江新淦人,字常父。孔文仲弟。仁宗嘉祐八年进士。哲宗元祐初,历秘书省正字、集贤校理、国子司业。四年,为著作郎,论科举之弊,诋王安石《三经新义》,请复诗赋取士,又欲罢大义而益以诸经策。拜中书舍人,直学士院。八年,擢给事中,迁礼部侍郎,以宝文阁待制知洪州。坐元祐党夺职,居池州卒。与兄孔文仲、弟孔平仲以文声起江西,时号三孔。有《诗书论语说》、《金华讲义》、《芍药谱》、《内外制》、《杂文》、《宗伯集》(编入《清江三孔集》)。
猜你喜欢

六客堂

山水吴兴窟,风流一代雄。

满城溪月里,六客笑谈中。

玉骨埋黄陌,云书挂碧空。

声名百年旧,无复二三公。

(0)

题颜鲁公怀忠堂

羽化仙家久,祠严霅水东。

一身终许国,千载独怀忠。

徙倚丰碑旧,瞻依古像雄。

堂堂祭如在,从祀有坡公。

(0)

侃老舍天宁寺往游何道二山二首·其一

拍手笑无语,挑包去不还。

行行馀一钵,历历上诸山。

明月随方照,孤云任意閒。

猊床待师处,猿鸟撤松关。

(0)

送别再用前韵·其三

慇勤寄信胜邮音,合把君心印我心。

老老及人仁者事,祝君毋得任浮沈。

(0)

枫落楚江寒雁静,月高巫峡夜猿哀。

(0)

赠吴景云·其二

腰间争佩印累累,真印从来少得知。

不向圣传中有省,黄金斗大亦何为。

(0)
诗词分类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诗人
毛纪 卢多逊 朱穆 黎庶昌 陈宜中 石安民 韩滉 林藻 徐世隆 廖燕 袁郊 刘燕哥 薛元超 耶律履 何执中 王徽之 蔡世远 萧瑟瑟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