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间争佩印累累,真印从来少得知。
不向圣传中有省,黄金斗大亦何为。
腰间争佩印累累,真印从来少得知。
不向圣传中有省,黄金斗大亦何为。
这首诗是宋代学者真德秀所作的《赠吴景云(其二)》。诗中描述了人们热衷于追求权势和地位,竞相佩戴象征权力的印信,然而真正的贤德和智慧却更为难得。诗人指出,如果这些印信不能带来内心的省悟和道德的提升,即使再大如黄金斗,也失去了其真正的价值。诗的主题围绕着对功名利禄的反思,强调内在修养的重要性。
退之未四十,俄落六七齿。
作诗十八韵,付之不得已。
余生忝为士,隐独慎动止。
视父固不肖,行已颇有耻。
夙怀心腹疾,久待旦晚死。
临镜照面目,自疑不是已。
去年冬至夜,节气冷于水。
一齿忽焉落,易与拔毛比。
旁者皆动摇,参差不相似。
今年落渐多,牢者无几矣。
譬彼熟瓜蒂,谁能强经纪。
嚼物苦及龈,剔塞敢劳指。
糜粥与豆液,百物此可恃。
自念始半百,老态遽若尔。
亲宾爱莫助,候问空惊视。
情至亦可伤,理明聊复喜。
天地有时老,红颜岂常美。
何以慰我怀,愿有读书子。
我琴有弦,我弦孔朱,得之尚记结发时。
入指声琳琅,照眼光陆离。朝朝暮暮长相随。
房中奏之无不合,家人听之无不宜。
无何三十年,忽尔中绝东与西。
合欢曲,连理枝,一朝变作凄凉词。
鸾胶不可致,岁暮无还期。
朱弦朱弦兮系我思,安得新弦兮差似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