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帘仍有钿筝随,见罢翻令恨识迟。
微收皓腕缠红袖,深遏朱弦低翠眉。
忽然高张应繁节,玉指回旋若飞雪。
凤箫韶管寂不喧,绣幕纱窗俨秋月。
有时轻弄和郎歌,慢处声迟情更多。
已愁红脸能佯醉,又恐朱门难再过。
昭阳伴里最聪明,出到人间才长成。
遥知禁曲难翻处,犹是君王说小名。
出帘仍有钿筝随,见罢翻令恨识迟。
微收皓腕缠红袖,深遏朱弦低翠眉。
忽然高张应繁节,玉指回旋若飞雪。
凤箫韶管寂不喧,绣幕纱窗俨秋月。
有时轻弄和郎歌,慢处声迟情更多。
已愁红脸能佯醉,又恐朱门难再过。
昭阳伴里最聪明,出到人间才长成。
遥知禁曲难翻处,犹是君王说小名。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女子在宴席上弹奏筝曲的场景,通过对她动作和情感的细腻描写,展现了女性的柔美与技艺。诗中运用了许多精巧的意象,如“钿筝”、“皓腕缠红袖”、“朱弦低翠眉”等,将女子的优雅姿态和高超琴艺形象化地呈现在读者面前。
诗人在描述女子弹奏时,使用了如“忽然高张应繁节”、“玉指回旋若飞雪”这样的动态描写,传达出音乐的激越与流畅,以及女子操控筝弦的灵巧。同时,“凤箫韶管寂不喧”一句则营造了一个安静而专注的氛围,使人仿佛能听到那悠扬的筝声在空气中回旋。
在情感表达上,诗中透露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惆怅,如“已愁红脸能佯醉”、“又恐朱门难再过”等句子,显示出女子对逝去美好时光的眷恋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感。
最后,“昭阳伴里最聪明,出到人间才长成”一句则表达了诗人对这位姚美人的赞赏与敬意,而“遥知禁曲难翻处,犹是君王说小名”则似乎在暗示女子的音乐才能和她的社会地位之间存在某种关联或限制。
总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对音乐和美人的深刻感受,也透露出了一种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现实中的某些局限的理解。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