庭阴双树合,窗夕孤蝉吟。
盘礴解烦郁,超摇生道心。
庭阴双树合,窗夕孤蝉吟。
盘礴解烦郁,超摇生道心。
这首诗描绘了夜晚在筼筜铺住宿时的静谧景象与诗人内心的感悟。首句“庭阴双树合”描绘了庭院中两棵树的树荫交织在一起的画面,营造出一种幽静的氛围。接着,“窗夕孤蝉吟”则通过孤独的蝉鸣声,进一步强化了夜晚的寂静与孤独感。
“盘礴解烦郁”一句,诗人以自己的姿态——盘腿而坐,表达了在这样的环境中寻求心灵解脱的过程。“超摇生道心”则是诗人内心状态的升华,暗示在静谧与孤独中,他找到了超越世俗烦恼的精神寄托,激发了对道义和真理的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刻的内心体验,展现了诗人面对自然与自我时的深刻思考和精神追求,体现了宋代文人崇尚自然、追求内心宁静与道德修养的文化特质。
东南泽国陂塘阔,旱岁少逢晴五月。
田间蛙喜雨冥冥,竹下鸡啼泥滑滑。
而予不耕陂下田,田皋驱马挥长鞭。
稻塍微茫绝复连,如蹑镜面流鲛涎。
植蹄沮洳不敢前,何暇顾惜青莲乾。
竹鸡鸟,汝幸飞翔罗罻外,安知此涂吁可畏。
雄雌更鸣方自慰,汝不能言意为对。
君不见日围赫赫是长安,大明宫阙开云端。
鸡人唱漏辰三刻,左右相君朝谒还。
前驺谁敢干,后乘不可攀。
飘飖青盖望已远,绿槐阴下沙堤闲。
长堤千步沙漫漫,风不惊尘雨亦乾。
君能驰骛此其所,何事江乡行路难。
南朝凤皇台,置酒昔高会。
酒酣望三山,宛在青天外。
长哦谪仙吟,如啖鲸鲵鲙。
明日信东风,孤帆出其背。
荒戍接江濆,开门适相对。
鼎足跱长川,不为舟楫碍。
雨旸云吞吐,早晏潮进退。
万古免浮沈,曾微抃鳌戴。
伊余厌尘坌,闭目何可奈。
爽气豁襟灵,山乎吾有赖。
尝闻晋阿童,万舻飞戈快。
径造此山陲,沧波为之隘。
顾我疲软姿,功名让前辈。
玄晖昔凭眺,物色颇有在。
他时挂武冠,刀剑行且卖。
山价略可酬,庵栖谢当代。
远持三山矶,况彼七里濑。
犹得傲狂奴,吾无故人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