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隋堤柳》
《隋堤柳》全文
唐 / 李山甫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曾傍龙舟拂翠华,至今凝恨倚天涯。

但经春色还秋色,不觉杨家是李家。

背日古阴从北朽,逐波疏影向南斜。

年年只有晴风便,遥为雷塘送雪花。

(0)
注释
曾:曾经。
傍:靠近。
龙舟:古代帝王出行乘坐的装饰华丽的船。
翠华:翠绿的华盖,代指龙舟上的装饰。
凝恨:满怀遗憾。
天涯:天边。
春色:春天的景色。
秋色:秋天的景色。
杨家:杨柳。
李家:李树。
背日:背对太阳。
古阴:古老的树荫。
北朽:向北枯萎。
逐波:随着水流。
疏影:稀疏的倒影。
南斜:向南倾斜。
年年:每年。
晴风:晴朗的风。
雷塘:地名,可能有特定的历史或文化意义。
送雪花:送来雪花。
翻译
曾经伴随龙舟轻拂翠绿的华盖,至今仍怀着遗憾倚靠在天边。
无论是春天还是秋天,都未曾察觉杨柳已换成了李花。
背对阳光的古老树荫从北面枯萎,随波逐流的稀疏倒影向南倾斜。
每年只有晴朗的风带来便利,我远远地为雷塘送去雪花的问候。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于自然景物的细腻观察和深刻感悟。开篇"曾傍龙舟拂翠华,至今凝恨倚天涯"两句,通过对过往乘舟行进于碧绿如织的柳树之间的情景的回忆,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时光无法忘怀的心情。"至今凝恨"四字,更增添了一份淡淡的哀愁。

接下来的"但经春色还秋色,不觉杨家是李家"一句,则通过季节更迭中柳树颜色的变化,暗示了时间流转和世事无常。诗人似乎在说,即便是同一种景物,由于时光的流逝,也难以辨识其原本面貌。

"背日古阴从北朽,逐波疏影向南斜"一句,描绘了柳树随着太阳移动而投射出的影子变化,从北向南缓缓移动。这里的“背日”、“逐波”生动地展现了光与影的自然舞蹈。

最后两句"年年只有晴风便,遥为雷塘送雪花"则表达了诗人对每年春天和煦风光的期待,以及对于远方雷塘送来雪花的憧憬。这里的“晴风”、“送雪花”,既是自然景象的描绘,也寄寓着诗人的情感和愿望。

整首诗通过对柳树生长变化的细致观察,抒写了诗人对于流年、世事无常以及美好时光难以永恒的深刻感慨。同时,诗中充满了动人的意象和柔美的情怀,是一首情趣盎然的咏柳之作。

作者介绍

李山甫
朝代:宋

猜你喜欢

春日杂言三首·其二

贾谊思明主,华元归故都。

张良辞北阙,范蠡泛东湖。

(0)

题高节书院

万丈层厓置屋牢,子陵冢墓压灵鳌。

绕庭云气皆山雨,满壑风声是海涛。

隐德昔烦天使下,祠光今并客星高。

回头却忆当年事,几度舂陵鬼夜号。

(0)

祠完迎桐君归祀

天乐遥风散碧扉,躬劳幕长迎仙归。

閒云敛敛凝盖立,白鹤亭亭向水飞。

上世人传草木食,幽情自寄渔樵衣。

春来岩谷百花发,胜日携壶上翠微。

(0)

娄东园分韵得四字

至正八年夏,六月日踰四。

故人海上来,朋游若云萃。

置酒娄东园,清阴障嚣滓。

谈锋落秋霜,炎飙变凉思。

盘餐杂疏□,令举飞觞至。

岂无丝与竹,相与乐文字。

西亭及野航,于焉得晚莅。

新题到画壁,草木亦葱翠。

浮生一萍流,驩会良未易。

载歌《秋水篇》,周还缓归辔。

(0)

书声斋阄韵得长字

昔我去西斋,含悽逐飘荡。

今我归西斋,觞情集遐想。

气节忽变迁,宇宙一俯仰。

我书时复读,我琴久绝响。

凯风自南来,户庭飒以爽。

搔首□良朋,于焉共清赏。

欢将酒洽浃,愁借酒涤荡。

慨彼岐路人,行行屐几緉。

岂不念厥初,胡为绁尘鞅。

永怀柴桑翁,度其触类长。

(0)

四时宫词四首·其一

掖庭春夜燕,小队去红妆。

敕赐金莲烛,雕阑照海棠。

(0)
诗词分类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诗人
张廷玉 游酢 李开先 李百药 释宗演 鄂尔泰 裴夷直 吴兆骞 上官仪 杜审言 唐求 朱弁 王仁裕 商景兰 沈德潜 富弼 任昉 谢惠连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