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傍龙舟拂翠华,至今凝恨倚天涯。
但经春色还秋色,不觉杨家是李家。
背日古阴从北朽,逐波疏影向南斜。
年年只有晴风便,遥为雷塘送雪花。
曾傍龙舟拂翠华,至今凝恨倚天涯。
但经春色还秋色,不觉杨家是李家。
背日古阴从北朽,逐波疏影向南斜。
年年只有晴风便,遥为雷塘送雪花。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于自然景物的细腻观察和深刻感悟。开篇"曾傍龙舟拂翠华,至今凝恨倚天涯"两句,通过对过往乘舟行进于碧绿如织的柳树之间的情景的回忆,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时光无法忘怀的心情。"至今凝恨"四字,更增添了一份淡淡的哀愁。
接下来的"但经春色还秋色,不觉杨家是李家"一句,则通过季节更迭中柳树颜色的变化,暗示了时间流转和世事无常。诗人似乎在说,即便是同一种景物,由于时光的流逝,也难以辨识其原本面貌。
"背日古阴从北朽,逐波疏影向南斜"一句,描绘了柳树随着太阳移动而投射出的影子变化,从北向南缓缓移动。这里的“背日”、“逐波”生动地展现了光与影的自然舞蹈。
最后两句"年年只有晴风便,遥为雷塘送雪花"则表达了诗人对每年春天和煦风光的期待,以及对于远方雷塘送来雪花的憧憬。这里的“晴风”、“送雪花”,既是自然景象的描绘,也寄寓着诗人的情感和愿望。
整首诗通过对柳树生长变化的细致观察,抒写了诗人对于流年、世事无常以及美好时光难以永恒的深刻感慨。同时,诗中充满了动人的意象和柔美的情怀,是一首情趣盎然的咏柳之作。
至正八年夏,六月日踰四。
故人海上来,朋游若云萃。
置酒娄东园,清阴障嚣滓。
谈锋落秋霜,炎飙变凉思。
盘餐杂疏□,令举飞觞至。
岂无丝与竹,相与乐文字。
西亭及野航,于焉得晚莅。
新题到画壁,草木亦葱翠。
浮生一萍流,驩会良未易。
载歌《秋水篇》,周还缓归辔。
昔我去西斋,含悽逐飘荡。
今我归西斋,觞情集遐想。
气节忽变迁,宇宙一俯仰。
我书时复读,我琴久绝响。
凯风自南来,户庭飒以爽。
搔首□良朋,于焉共清赏。
欢将酒洽浃,愁借酒涤荡。
慨彼岐路人,行行屐几緉。
岂不念厥初,胡为绁尘鞅。
永怀柴桑翁,度其触类长。